随着企业信息化变革的加速,智能制造逐渐贯通到生产制造业的全链路中,大量智能设备的应用不仅帮助制造行业具备更为高效的产能,还进一步保证了每个环节的高效、稳定和可控。
如生产制造业最后一步打包贴标环节就是如此,原先需要大量人力进行码垛、包装、贴标、运输等操作的环节,如今已经被智能设备所替代,生产制造企业愈发增长的定制化生产需求,POSTEK MX系列自动化贴标系统如何为这些企业提供更为灵活、稳定和高效的贴标服务呢?
业务创新,定制化生产需求增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制造型企业的业务和生产模式在不断进化,零散且定制化的生产需求不断增加,面对市场的变化,作为制造业企业产品出厂的最后一个环节“包装”,标签的打印与粘贴也是提升业务效率的关键环节。
传统的打印贴标解决方案需要经历规划、开发、部署三大难题。看似规划的是前端标签打印机和传送带,但在后方却需要部署一台PC或PLC进行集成控制;不同客户的不同产线需要进行软件的专用研发,需由专业技术人员长时间进行编写程序完成,如精准的自动识别贴标位置,多点贴标等定制化的贴标需求更需要长时间的研发与调教。
传统贴标设备 | POSTEK MX贴标系统 | |
需要一台PC或PLC对打印机和其它外设进行集成、控制 | 是 | 否。 MX就是中枢神经,可集成和控制外设。 |
需要定制软件程序实现客制的功能 | 是 | 否。通过基于Python 语言的OX Script APP, 即使不懂代码的用户可以轻松选择各种功能模块实现功能定制。 |
高级功能:自适应贴标位置(视觉识别和控制) | 否 | 是。通过视觉系统,可准确判断合适且一致的贴标位置(产线上箱体位置会有偏差,视觉识别的作用是针对放置位置偏差的箱体,准确识别出统一整齐的贴标位置) |
RFID标签自动贴标 | 否 | 是。在自动贴标系统中,对于读写打印不成功的RFID标签自动判断,通知并控制外设臂将这张“坏标”回收,打印机自动补打再进行贴标。 |
一个区域内多张标签快速粘贴 | 否 | 是。通过X轴和Y轴的伺服高速移动机构,高速地把贴标头移动到任何位置(当然是在移动机构的行程内) |
还有诸如面对不同体积保证贴标美观大方整齐如一的视觉识别贴标需求,一些特殊产品的拐角贴标需求,都是传统贴标解决方案无法做到,却又是制造型企业当下需要的产品。
变“终端”为“中枢”,POSTEK MX先于时代的创新
“中枢神经”也许是对作为智能前端的POSTEK MX犇元系列工控打印机最好诠释,其采用多维智慧交互的设计理念,将原先需要PC/PLC外设控制的权限集成到MX标签打印机上,为企业实时调整部署提供了更为智能、简单的贴标打印系统。
作为一款工控机标签打印机,POSTEK MX犇元系列在硬件配置方面也为用户提供了足以支撑其强大算力和智能功能应用的强劲内核!配备四颗Cortex-A53内核(四核MPU),搭配2G+8G超大内存,不仅可以存储和运行海量数据及输出,还能保存更为丰富的打印模板,使用中用户可随时选择需要的打印模板,即可轻松打印,不再依赖电脑!在另一方面,集成GC NanoUltra 3D GPU、1个着色器、OpenGL ES 2.0和一个用于2D GPU的GC320,也为POSTEK MX犇元系列工控条码打印机配置的视觉校验系统提供了强而有力的算力支撑。
拥有强大的内置算力和领先科技的POSTEK MX系列,是包装产线上打印贴标环节的“指挥家“,作为全球首款无需连接PLC、PC的智能终端打印贴标系统,不仅减少了用户前端部署的工作量和外部设备间线缆等线路连接,还为用户产线定制化需求提供了简单高效的解决方案。
对于不同订单的细微需求变化,是放任不管还是专门研发?通过 OX Script APP,POSTEK MX系列工控条码打印机为用户提供了第三个选择,这款基于Python脚本语言的OX平台打印机应用开发工具,可以让企业根据自身所需自主研发相应的脚本,快速且低成本的完成定制化的打印操作。
POSTEK MX自动化贴标系统为产线带来的改变
通过前后对比图片我们可以看到,在安装POSTEK MX自动化贴标系统前,该产线采用了标签打印机和机械臂、传感器、扫描头、电子秤、警示灯等外部设备,并通过各种线缆将其与一台PC或PLC设备进行调度指挥才能实现整个自动化贴标系统的运行。
原产线设备连接方式
在安装POSTEK MX自动化贴标系统后,我们能看到产品经历码垛、包装后,现场仅需要一台MX自动化贴标系统即可根据设定好的流程指挥外部设备快速完成相应的包装贴标等一系列操作。
总结:
我们看到,POSTEK MX犇元系列自动化贴标系统的实际应用,可以让生产制造企业根据产线定制化生产需求快速完成前端的部署,而不需要通过PC/PLC控制,和在产线服务器中重新开发程序,这无疑大幅度提升了企业应对突发或是产线定制化需求的业务能力,更进一步加强了生产制造企业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