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宏观经济环境偏弱且未来发展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消费者在偏贵重物品支出上更显谨慎;另外,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替代部分笔记本电脑需求,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笔记本电脑需求持续放缓,销量不断下降。疫情放开后,随着针对性政策接续发力,消费市场开始复苏回暖,2023年1-5月,笔记本电脑网络零售额为288.6亿元,同比下滑4%。但相比上两年同期,跌幅有所收窄。笔记本电脑市场有望止跌企稳。
对于未来仍充满未知的笔记本电脑厂商来说,只有寻求到能刺激用户换新的新增长点,才能让它们彻底摆脱下滑的困境,就目前来看,AI笔记本成为了不少厂商的新选择。对于众多失速滑向谷底的笔电厂商来说,AI笔记本可谓是继电竞笔记本之后又一个可期的反弹点,甚至想象空间远超电竞笔记本。预计,AI笔记本电脑的市场影响力最早将于2024年开始显现。
AI笔记本是一种集成了AI(人工智能)技术的个人笔记本电脑,“从底层逻辑来看,实际上是AI技术在笔记本电脑领域的应用和扩展。AI技术的引入,使得笔记本电脑在处理数据和信息方面具有更高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并且根据大模型训练,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偏好,自动调整系统设置和应用程序,提供更加个性化的用户界面和服务。商务本、游戏本更多革新是在硬件部分,通过优化硬件来挖掘垂直赛道需求,而AI笔电是软硬件生态的一次完全跃进,甚至能够改变PC的交互方式,颇有颠覆行业之势”。一位深耕PC行业的分析师表示。
与传统笔记本相比AI笔记本具备四大关键特点:第一,承载的个人的大模型将满足用户的个性需求,实现定制化,同时保护个人隐私;第二,永不停止学习;第三,具备自然交互能力;第四,更快、更安全,将带来巨大的生产力。
广泛的AI应用需求要求更强大的处理器、更大容量的内存以及更快速的存储设备。为了满足AI所需的巨大算力空缺,PC制造商正在加大研发投入,推出专门针对AI应用优化的处理器和图形处理单元。在2023年 9月 19日举办的英特尔ON技术创新峰会上,英特尔推出了首款基于Intel 4 制程工艺打造的Meteor Lake 处理器平台。得益于先进的Foveros3D 封装技术,MeteorLake 采用了分离式模块架构,将整个处理器分为计算模块、IO模块、SoC模块、图形模块的功能分区,带来英特尔客户端SoC40年来的革命性架构转变。该处理器采用了由性能核(RedwoodCove)和能效核(Crestmont)以及低功耗能效核构成的3D高性能混合架构,打造PC处理器史上出色的能耗比,并首次将神经网络处理单元(NPU)集成到PC处理器中,加速人工智能的普及。
AI笔记本电脑的最大特点是搭载了最新的AI芯片和软件,能够快速处理复杂的计算任务,提供更高效的计算性能和更快的速度。这使得AI笔记本在识别、分析、处理和学习数据方面表现出色。无论是在科学研究、商业应用还是日常生活中,AI笔记本都能够为用户带来便利和效益。
AI笔记本电脑的应用非常广泛。
早在2020年,IntelEvo认证中就提出了超能AI 特性,即AI降噪,AI语音输入和实时翻译,AI背景虚化,AI人像居中,AI感光矫正,AI美颜配合高清摄像头。如今的大语言模型对话以及文生图、图生图到文生视频等AIGC场景,更是为AI笔记本的应用形式再添风采。
AI人工智能笔记本电脑尽管功能强大,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一个是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因为AI人工智能笔记本电脑需要处理大量的个人数据。另一个是算法的优化和改进,以提高AI人工智能笔记本电脑的学习和决策能力。此外,AI笔记本的价格和维护成本也必然会是用户考虑的因素之一。
目前,多个品牌厂商均已针对AI笔记本开始发力。
当前AI笔记本要真正提供“新的价值”,关键在于新的AI专用芯片、软件以及新的使用场景和体验。具体产品规划方面,宏碁目前已经与CPU 厂商展开合作,预计将把AIGC 或其他AI 应用导入到终端设备上,相关AI 笔记本方案会在2024、2025年陆续推出。
英特尔在其举办的“英特尔On 技术创新大会”上宣布启动首个AIPC加速计划,计划到2025年前将AI特性引入超过100万台个人电脑.
首发产品将是英特尔酷睿Ultra处理器,计划于12月14日发布。旨在推动客户端计算领域的AI发展。英特尔将与超过100家独立软件供应商深入合作,整合了超过300项AI加速功能,涵盖了音频效果、内容创作、游戏、安全、直播、视频协作等多个领域,以提升个人电脑的性能和用户体验。这些合作伙伴包括Adobe、BlackMagic(开发达芬奇DaVinciResolve的公司)、Topaz、WondershareFilmora(万兴科技)、Zoom等知名软件供应商。
在多方的共同推进下,未来的AI笔记本产品可能在硬件组合、产品形态上都有一个全新的面貌,同时与用户交互、使用场景方面可能也会有一个颠覆式的变化。“AI笔记本电脑”的概念在接下来将成为行业前行的主要推动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