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街道上,一辆从自湖州市某二级医院开来的120急救车正快速驶过,车里是一名高龄待产孕妇,她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胎心监护等生命体征数据在转运途中,就已经通过急救车里的诊疗终端采集,并通过5G信号回传到了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浙大一院”)的医疗系统中。
与此同时,在“浙大一院”危疾重症中心的MDT多学科会诊区,医生已经开始部属这名待产孕妇入院后的急救和诊疗预案。
打破传统科室限制,以疾病和患者链条为中心建立诊疗流程,这是前一段时间笔者借“探索百强走进浙一”暨医院高质量发展院长论坛的机会,与百余名院长一同参观浙大一院后最深的感受。
从“将病人带往医院”到“将医院带给病人”,从“以患者为中心,到以疾病为链条”,智慧医院便捷、高效诊疗体验的背后离不开数据在不同部门和业务中的高速共享。
“疾病为链条”
诊疗方式背后是数据链畅通
接诊后第一时间,浙大一院急诊团队立刻采取吸氧,开通静脉等积极的措施,最大程度减少患者的痛苦。考虑到患者高危孕产妇,病情复杂危急,浙大一院危疾重症中心发起MDT多学科会诊,紧急邀请了包括心脑血管、妇产科、儿科等几大科室专家商讨治疗方案。由于病情复杂,浙大一院紧急求助了正在出差途中的儿科知名专家通过远程诊疗平台接入查看医疗影像。
变化不仅是出现在急诊环节,在浙大一院余杭院区的诊疗大楼里,传统的收费处、抽血室、化验室等容易引起患者集中的地方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以疾病为链条”划分的诊疗区。以3层C区的分诊台为例,泌尿外科、肾脏病中心、内分泌科、甲状腺外科、血液病科集中在这里,患者除了可以就近到相应的诊疗室就医,还可以在这里进行抽血等生化检查,采样后的标本再由“气动管道”送至化验科室。而在每一诊疗区的对面,就是自助缴费机。这样的设置既省去了患者来回来去跑路的时间,也缓解了诊疗大楼里的拥挤。
浙大一院3层C区的分诊台
新生命的诞生带来欣喜,但有些却给新生儿家长带来担忧。出于无菌的考虑,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里婴儿无法得到探视,如今,家属戴上VR头盔可以360度对NICU病房进行远程探视。5G技术+新华三超融合平台部署VR应用,可以提供8K超高清画质和VR技术独有的沉浸感。
以上这些从患者和家属体验出发的“便利”,对医院数据基础设施提出了挑战——资源能否灵活快速调配?跨业务场景,乃至跨院、跨区域的数据如何共享?“底层平台的构建为医院管理模式的重构,病患诊疗体验的优化,以及智慧医院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数字化处理基座。”浙大一院信息科负责人表示。
浙大一院建余杭数据中心承载全量业务、庆春数据中心承载核心业务,实现全院共享一个云平台,建立共享大数据库,支撑临床、教学和科研全方位发展,形成庆春、总部一期(余杭)、之江和城站“集团化”的医疗格局。同城双机房一朵云,整体云平台采用新华三基础设施ICT底座+云平台的建设模式,庆春和余杭院区两大数据中心,共计500台新华三专有云服务器和其他各类生物大数据超算平台服务器、科研大数据存储平台服务器,以及200台非云物理服务器承载全院云上业务。“一朵云”数据中心机房真正实现业务双活,数据1主1备,保障业务7X24持续高效运行,为浙大一院的医疗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支撑底座。
浙大一院余杭数据中心、庆春数据中心全院共享一个云平台
科研是临床专科发展的助燃剂,它既以带动学科发展为目的,又与临床需求结合。在浙大一院,54000多平米科研实验室,大量科研仪器产生的数据都需要存在科研大数据系统里。科研数据类型复杂,还涉及到跨院区调阅等服务,如何加快科研数据价值转化,打破数据孤岛、标准不统一的局面,成为摆在浙大一院面前的难题。新华三提供16节点的X10000分布式存储,部署在庆春、余杭、之江3个院区,承载了浙大一院科研大数据PB级的数据资源,涵盖基因组测序、病理测序、科研文章数据分析等科研需求,实现了多业务场景下,海量数据的安全存放与高速读写,有效提高了数据利用率。
过去,医疗信息化是以流程为核心,传统医院建设面临不同系统间的业务烟囱,数据流通、系统间的协同都是问题。如今,浙大一院打破时空限制,让各专科的精良救治能力能根据患者的就医需求聚到医院的每一个科室、每一间病房,让资深的专家诊疗资源分布到远程会诊可以触达的每一个角落。
医院高质量发展还需“智慧良方”
医院运用数字化技术对诊疗模式和运营模式进行改造,就要解决澎湃算力、高效网络和数据安全等基础能力问题,以便数字化诊疗和运营高可靠、高安全。
医院信息系统的升级,对网络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华三助力浙大一院庆春和城站两个院区完成整体的无线网络改造,替换老旧无线AP2000台以上,目前已稳定运行4年。余杭院区一期作为新建院区,弱电项目整体涉及到有线无线网络的新建,共计交换机500台以上,Wi-Fi6无线AP3000台以上。
有了数据和网络,安全的作用更加凸显。新华三基于自身十多年的安全建设经验盒丰富的全链路安全产品线,帮助浙大一院规划建设网络安全架构,涉及防火墙、入侵防御、异常流量清洗、上网行为管理、日志审计、堡垒机、安全管理平台、终端准入等设备。在满足等保3级的要求下,帮助浙大一院建立起一套边界安全、审计安全、运维安全、安全管理中心的“3+1”安全体系。
在新华三的智慧“底座”上,浙大一院的业务创新得以实现。以病理数字化转型为例,有别于PACS文件,数字化病理切片的特点是分辨率高、文件大。针对病理数据的特点,新华三为病理数字化配备了8K云屏和X10000存储产品在内的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新华三主要通过小文件聚合、元数据分离、智能预读、分级存储等技术,对病理数据的存储需求做了大量的优化。”新华三集团医疗事业部技术总监杜晓君表示,“通过综合运用网络、计算、存储、超高清显示等能力,重塑病理诊断、教学等流程,帮助浙大一院在内的30多所百强医院加速病理科数字化转型。”
从底层平台的构建,到数据的治理和分析,从医院管理模式的重构,到诊疗体验的优化,新华三始终在实践中推动引领着智慧医院的场景化变革。
“健康中国”势必要解决十四亿人的看病就医问题,医院的数字化变革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强化信息化支撑作用”,实现的路径是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疗服务深度融合。在数据智能化的助力下,越来越多与浙大一院有着相同理想的智慧医院正在“破土”“重生”,而新华三则将持续推进“精耕务实,为时代赋智慧”品牌理念,继续推进智慧医疗数智化建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