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游戏盛行的这几年,“大神”一词专门用于指代那些技术操作特别突出,能够以一人的力量领导全队的作战转变的高手。而对于通明智云技术副总经理冯勇而言,“大神”这个昵称,是圈内对他多年来深耕应用交付领域的肯定。
1 从F5到通明智云 应用交付“大神”的另一个起点
早在2001年,冯勇就加入了F5,也正是那年,F5的中国团队第一次正式以厂商的身份,把负载均衡引入了中国。彼时的互联网正在经历一次大洗牌,整个市场正在转向企业应用,尤其是F5重点关注的金融业,对业务高可用的需求尤为明显,因此自2003年以后,几乎在所有负载均衡的市场报告中,F5几乎都是公认的市场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F5中国的七人初创团队中,冯勇负责F5东区技术,而现任通明智云总经理吴若松、通明智云COO吴静涛,则分别担任F5北方区销售经理和F5中国区技术经理。
“老朋友的召唤和对应用交付领域的共同热爱,是我加入通明智云的首要原因。”冯勇在接受采访时如此表示。
但仅凭好友呼唤就加入一家初创公司,似乎也有冲动之嫌。实际上成立不足两年时间的通明智云,依然成为国内应用交付领域的“一匹黑马”。从2022年6月份开始,通明智云在工商银行开始了功能性测试,仅仅一年时间,就满足了所有的上线功能要求,通过了60多项详细应用测试项目,这让客户充满了信心,也是通明智云值得自豪的里程碑。
冯勇提到,很多客户都惊讶于通明智云上线产品功能的速度,对通明智云的产品很有信心,这缘于初创团队大多都是F5体系培养和成长起来的“老兵”,所以能在一年的时间里达成别的厂商3-5年都难以完成的产品演进,客户对通明智云研发能力的认可,尤其是工商银行的认可,是促使我加入通明智云的关键原因。
除了上述两个原因之外,还有一个相当关键的原因,是中国市场的IT需求正在逐步引领全球。冯勇表示,作为架构师深感中美技术路线的不一致,是否可以找到快速满足中国本地客户需求的方法?例如微信和手机银行等需求,都是中国的客户首先提出来的,而且要远远领跑全球市场,尤其是近两年来,中国市场的需求和国外有着根本性的不同,比如Openstack和私有云业务在中国特别火热,而海外的技术路线则主要聚焦在基于公有云服务。对中国的企业而言,需要快速找到满足本地需求的合作伙伴,而通明智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成立的,可以充分满足中国客户的需求。
2 信创需求火热 双轨超高可用架构助力企业实现应用可持续性
而在这些需求里,信创无疑当下备受关注的重点之一。在今年,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在OA等边缘业务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基础上,展开核心信创的建设,这也一定上推动了金融行业对核心应用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要求。
从实际情况来看,绝大多数金融企业在构建信创基础设施的过程中都采用了单轨架构的方式,它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信创的进程,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隐形的风险,例如整体稳定性不佳、新老系统之间没有容错机制、无法快速定位问题根因等等,且随着金融企业数字化发展的加速,单轨制架构实际上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业务创新需求。
冯勇建议通过双轨超高可用架构来应对以上挑战,该架构不仅能帮助企业应对数字化转型对应用交付和网络安全的高要求,更能助力企业面对双轨(信创&非信创)环境,实现基于双活或多云多活的应用可持续性。
作为一个为满足企业面临自主创新IT基础重构需求所推出的架构,双轨超高可用架构在双活数据中心的分区调度基础上,添加每个数据中心内信创域和非信创域的分域调度,来实现分区分域协同的多活双轨超高可用。帮助客户在新架构下,提升应用可持续性,解决性能瓶颈,提升稳定性。在服务异常情况下,可以通过实时灰度调度的方式,切换流量,保留应用故障现场环境,便于后续的排错与根因定位。此外,为了实现双轨超高可用架构信创区和非信创区的跨域协同,实现信创区域和非信创区域的平滑过渡,双轨超高可用架构还通过高可用调度引擎、安全服务编排引擎、自主创新高可用引擎、现代应用高可用引擎和大数据引擎五大引擎来实现多层次的应用可持续性。
“为什么要构筑双轨超高可用架构?从客户的角度来看,企业能否在传统的F5产品、神州云科产品以及通明湖产品之间实现无缝对接,从而实现信创应用的可持续性?而我们则为客户提供了这样的能力,通明智云做产品不追求标新立异的独特,而是让客户觉得产品理念是一脉相承的,从而客户使用信创产品完全没有门槛,信创应用的改造也就没有门槛,对客户来说,最好的改造方式就是应用引擎变成自主引擎,但在客户操控、包括整个多云维度的应用管理和操作习惯都是一样的,从而实现无缝迁移,这就是我们的产品优势。”冯勇总结道。
上文中提到过,与国外客户更趋向于公有云和SaaS化形成明显对比,国内客户更加倾向于私有云部署,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对用户隐私数据的保护需求,以及对公有云的安全仍然存在疑虑等等,因此造成了私有云、公有云和混合云并存的三足鼎立态势。这里要指出的是,虽然很多客户倾向于私有云部署,但基于中国海量客户的需求,还是要用公有云服务来满足快速接入等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容器化和微服务也成为了必然趋势,相对物理主机来说,应用的虚拟比可能是1比10,而容器化后可能会达到1比100,这意味着需要负载均衡的应用服务数量大幅度上升。
冯勇表示,现在有银行客户的标准应用就是500个微服务节点作为基础,这就导致了每个微服务都有一个对应API的调度,如何保障所有的API调用是安全的也成为了一个巨大挑战。
另一方面,边缘应用的崛起也带动了分布式云部署,这就对应用的实时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以车联网终端的智能汽车为例,第一层是以充电桩为代表的边缘云,第二层是CDN节点,第三层是公有云或者安全云服务,第四层才是数据中心,这使得应用的复杂性急剧上升,毕竟如果30个CDN节点还能依靠人力来调度的话,那么动辄上千的边缘节点是不可能通过人力来实现调度的。
“这是可预见的未来,我们的客户一定会遇到的问题。”冯勇表示,“在应用交付领域,我们也会通过自身的努力,在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同时,结合国芯国魂的信创平台,逐步形成我们特有的应用交付和安全方案,帮助我们的客户实现应用的可持续和可观测性。”
3 持续发力应用可持续 通明智云的“三步走”战略
具体来说,通明智云在未来主要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首先在应用可持续性方面,由于其关注的就是应用在形态变化、计算资源调度的时候能够保持应用服务的可持续性,这也特别符合信创的需求。通明智云希望通过信创应用交付架构,实现应用从传统体系的国外平台到国产平台的平滑转换,并且可以帮助客户自动发现故障、屏蔽故障以提升国产应用的可用性。
在可观测性方面,一个众所周知的事情是,要想真正保证应用的高可用性和可持续性,就要能够观测每一个应用的状态。这一点在国内也尤为突出,除了应用交付保证应用可持续性,通明智云希望能够帮助客户实现端到端的应用可观测性,确保能够真正掌握应用的运营状态。
最后在应用引擎方面,通明智云则希望能够打造中国自主产权的现代应用引擎,且这个引擎必须是基于微服务和容器化的,这实际上就是通明智云基于开源NGINX打造的OpenNJet项目,通明智云对NGINX进行了优化和加强,让其更好的匹配国产平台,成为现代应用基础引擎,以满足类似对国密、HTTP3等的支持需求。
“对通明智云来说,我们未来的目标,是从应用可持续到应用可观察性出发,发展成为云原生现代应用引擎,从而帮助企业真正掌握应用运营的状态。”冯勇在最后表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