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室温超导”这一科学概念在网络上频繁被提及,尽管许多人并不清楚其含义。据某应用软件显示,2020年,深圳一家公司曾申请“室温超导”商标,但该商标已被驳回复审。此外,国内已有多项与“室温超导”相关的专利申请,其中包括“一种室温超导材料”和“室温超导电导体”等,但这些专利申请已被判定为无效。然而,深圳某公司申请的“一种室温超导核磁共振仪”专利已获得授权。 一位市场人士分析,资本市场对“室温超导”的热情远超过学术界,这表明“室温超导”是一个非常热门的投资概念,尽管其真实性尚待验证。他表示:“资本市场可能并不关心‘室温超导’距离真正实现还有多远,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炒作题材,利用了普通人的物理知识鸿沟。” 据报道,中美俄三国团队同日复现室温超导晶体试验的消息发布后,美国超导股价在8月1日开盘后飙升,涨幅超过60%。8月2日A股开盘后,永鼎股份、百利电气、法尔胜、中孚实业等多个相关概念股集体涨停。 尽管“室温超导”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无法实现商业化,但它很可能像“元宇宙”和“纳米材料”等概念一样被人利用,在消费市场上获取利益。然而,一旦“室温超导”得到验证,将无疑引发消费电子领域的变革。天风国际证券的知名分析师郭明錤表示,常温常压超导体将对消费电子产品设计产生颠覆性影响,甚至可能使iPhone拥有与量子计算机匹敌的运算能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