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8月,尼康终于推出了自己的全画幅微单相机产品Z系列,作为首代产品,Z7和Z6形成了高像素和高速的高低双机搭配。其中的Z6,是一款速度更快,性能更为均衡的全画幅微单机型。而这款Z6也终于来到了我们的评测中心,这台2400万像素级的均衡性新机表现如何,来一起看看我们的评测吧!
作为尼康全画幅微单产品线上重要的一环,尼康Z6是尼康全画幅微单两颗新星中更注重速度,定位也更亲民的一款。相较于Z7,2400万像素级的全画幅CMOS虽然有效分辨率较低,但这带来了更高的连拍速度(Z7为9张/秒,Z6为12张/秒)。均衡性与高速,是尼康Z6的性能特色所在。
Z6的有效像素相较于Z7较低,但拥有更全面的性能表现
2450万像素全画幅背照式CMOS传感器
EXPEED 6图像处理器
273点混合对焦系统(最低支持-4EV下工作)
对焦面积覆盖:横纵约90%画面
感光度范围:ISO 100 - 51200(可扩展至ISO 50 - 204800)
连拍速度:最高12张/秒
视频最高4K 30p视频拍摄能力
1080/120p高帧率拍摄模式
支持N-log和4:2:2 10bit HDMI输出外录
机身5轴防抖系统
369万像素0.5英寸EVF电子取景器
210万像素3.0英寸触控翻转屏
单XQD存储卡槽
机身无线模块:蓝牙,Wi-Fi
机身尺寸:134 x 100.5 x 67.5mm
机身重量:675g(包含电池,存储卡)
尼康Z6有更好的高速和追焦能力
除了照片拍摄性能外,Z6的视频性能也相当出色,4K 30p+1080/120p的视频规格让它可以满足用户对升格以及高清视频的拍摄需要。而新开发的N-log,4:2:2 10bit的录制能力也大大增强了Z6视频的后期处理空间。
Z6的视频拍摄性能同样非常强大
总体来看,尼康Z6是一款在拍照和视频拍摄上取得了相当平衡性的一款全新的全画幅微单相机。良好的画质表现以及不俗的视频性能画质,可以说是弥补了尼康单反产品线在对应性能方面的空白。对于尼康用户而言,可以说新机是从单反向微单转换的好选择。
像素降低后,尼康Z6的性能究竟表现如何呢?作为一款入门全画幅微单相机,它的特色又有哪些呢?下面我们来详细看一看吧!
先来看看操控和外观设计,从外观来看,尼康Z6和Z7的设计是完全一样的。两款相机在外观上除了型号Logo外可以说是完全一样的。全新的Z6和Z7算的上是尼康全幅微单开山之作,也奠定了尼康微单的设计基础。经典的小红勾,55mm的巨大卡口,造型上尼康Z6仍然给人以强烈的专业感。
尼康Z6机身正面,和Z7设计相同,巨大的55mm口径卡口是机身的特色
机身左侧主要是大量的接口
机身背面,可以看到Z6的按键排布继承了尼康单反的风格,操控体验很好
机身左侧,主要是卡槽,可以看到经典的小红勾
小红勾特写,造型和尼康单反又有所不同
相机的全画幅CMOS传感器
Z6机身LOGO
从操控体验来说,尼康Z6无疑是现阶段全画幅微单/无反相机中表现最好的之一。按键和拨轮排布合理,必要功能的独立按键非常丰富,用户在了解按键功能后可以快速上手并拥有相当不错的操控效率。尼康单反系统操控设计的单手化理念在Z6上也有所延续,因此大部分的操控都可以通过单手操作完成,操控效率是有相当的保证的。
机身前拨轮
尼康Z6拥有一枚369万像素的EVF电子取景器,较高的刷新率和分辨率,让取景器有着非常好的使用体验。此外,210万像素的背屏清晰度也是同级别中非常出众的一款,良好的回放观感是Z6的优势。
全画幅CMOS传感器
机身肩屏
EVF电子取景器
相机的菜单设计和尼康单反基本相同
机身后拨轮
相机模式拨盘
机身主按键区
Z6的手柄颇为宽大,因此机身的握持感非常好。相机的背屏为可翻折触控屏,翻折可以用于必要俯仰角度的拍摄。Z6屏幕触触控功能和逻辑设计是值得肯定的。除了触控对焦,触控快门外,触控还可以进行菜单,回放以及参数调整的控制。很多小细节非常值得称赞,比如触控的ISO调整分为1/3挡与1挡,以进行不同幅度的触控操作调整。很多细节让人看出尼康在产品开发上的确是下了功夫。
略微可惜的是,Z6的触控功能暂时没有和机身拨轮以及按键的组合操作模式。触控与拨轮按键操作是完全分离的。未来在固件或是新机身上如果能加入触控和拨轮操作的结合,相信相机的操控体验能进一步提升。
Z6同样采用了单XQD卡槽的设计,这对于Z7而言或许不是个大问题。但对于更多Z6用户而言。这款定位更低一些的相机仍然只有单XQD卡槽的确对大众或是全幅入门玩家不够友好。不仅仅是XQD读取设备相对小众,XQD卡本身的成本也远高于SD卡。我们理解尼康出于对速度稳定性追求而使用更高规格的存储卡,但对消费者而言,也需要更好的折中方案来提升实用性。或许XQD+SD卡的设计会是个更好的选择。
机身的Type C接口支持充电功能
相机使用一块EN-EL15b电池
Z6机身接口设计和Z7相同,除了Type C的数据线接口。相机还有满足视频拍摄使用的Mic,耳机监听以及HDMI接口。相机使用一块EN-EL15b电池,和尼康现在的全画幅单反机型通用。续航上Z6的续航和Z7表现很接近,相机的实际续航远比之前CIPA标准的官方数据330张要多,以笔者个人的使用习惯用下来,实际有效续航达到600张以上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下面进入相机的测试环节,我们先来看看尼康Z6相机的画质表现。作为尼康全画幅微单中像素较低的机型。对相机的高感,我们自然有比Z7更高的期望。那么这款高感可以达到ISO 204800的相机实际高感能达到怎样的可用度,来看一看吧!
注:我们测试期间,Adobe还未发布正式更新版Camera RAW支持Z6的RAW格式文件。测试期间使用Beta版Adobe DNG Converter转换RAW文件进行测试。可能存在测试版画质与正式版的一定区别。
尼康Z6感光度测试(JPEG)
在JPEG下,ISO 100下尼康Z6的2400万像素CMOS成像扎实可靠,相机展现出了良好的细节表现力以及画面纯净度 。相机的高感控噪也的确足够出色,到ISO 1600下我们开始逐渐感受到降噪的工作,降噪会尽量保证画面的纯净度,高感到ISO 12800基本仍然是可用范围,不过可以感受到画面清晰度已经开始下降,细节也已经出现一定幅度的降低。但可以看到,相机画质的严重劣化是在ISO 25600以后。之后的画质会出现非常明显的下降。
尼康Z6感光度测试(JPEG)
RAW格式下,明显会感受到尼康Z6的高感表现要优于JPEG。相机在ISO 1600以上有明显更好的细节记录能力,而噪声也基本仅限于颗粒感。JPEG的涂抹感会让画面的反差和锐度感降低,而RAW的优势则是画面清晰度在高感光度下始终保持较高水准。
总体而言,尼康Z6的高感表现非常出色。相机有着良好的高感控噪表现,尤其是RAW格式下的表现会更为好。即便是在使用ISO 12800-25600这样极端的高感光度时,相机仍然可以保证良好的画质可用空间。在如今众多的全画幅机型中,Z6无疑是高感控噪能力表现非常出众的一款。
现代数码相机,宽容度同样是画质表现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之前的尼康Z7在宽容度方面展现出了出色的表现。那么像素低一些的Z6在宽容度方面的表现如何呢?下面我们也来看一看:
尼康Z6宽容度测试(欠曝测试)
首先我们还是先来看看欠曝情况下的画面还原能力。从照片上不难看到,尼康Z6在达到-4EV的阶段,都可以保持很好的色彩还原以及细节还原能力。其宽容度表现是非常不错的。从-5EV开始,还原画面的色彩开始受到影响。之后更多欠曝时会有更多彩色噪声出现。
尼康Z6宽容度测试(过曝测试)
再来看看过曝下的还原能力, 在+1EV的情况下,尼康Z6可以很好地还原色彩和画面细节。而从+2EV开始,画面中的色彩(注意蓝色区域)开始出现记录丢失而偏色。过曝到3EV后,则明显出现色彩的记录能力丢失。和众多数码相机相同,过曝画面还原不是Z6的强项。还是尽量避免过曝问题的出现。
总的来说,尼康Z6的宽容度表现也是相当让人满意,良好的暗光还原能力保证了相机拥有充分可用的后期处理空间。进行细节的还原,大光比下照片的后期调整。都依赖于宽容度性能的表现。Z6的确为用户提供了良好的后期可用空间。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尼康Z6的连拍与追焦性能表现。尼康Z6相较于Z7拥有更高的连拍速度,相机从9张/秒提升到12张/秒。而两款相机的对焦系统也有所不同,Z6的对焦系统是236的混合对焦系统,那么Z6的连拍和追焦性能表现究竟如何呢?来看看吧!
Z6连拍测试(12/秒模式下)
我们在连拍追焦测试中采用了正向迎面拍摄跑酷运动员的方式来进行测试,我们的机身设置为f/5.6光圈固定,AF-C配合宽区域对焦的模式来进行拍摄。可以看到,Z6的追焦和连拍速度表现都让人满意,在一整组的动作拍摄中,基本每一张照片都成功完成了对焦并进行拍摄。这一点其表现要明显优于之前我们测试的Z7。从笔者使用Z7和Z6的体验来看,Z6的对焦系统要比Z7来的稳定许多,尤其在追踪移动物体时,Z6的成功率明显更高。只是在面对对比对较低的拍摄物时,Z6迷焦的概率会比较高。
追焦组图100%放大
追焦组图100%放大
追焦组图100%放大
追焦组图100%放大
追焦组图100%放大
追焦组图100%放大
追焦组图100%放大
追焦组图100%放大
不过同时也要看到,虽然有XQD存储卡的辅助,但是尼康Z6的连拍续航表现仍然算不上出色。尤其是在RAW+JPEG的拍摄模式下,相机的有效连拍续航基本维持在2-3秒。之后就会明显出现连拍速度下降。这些都是尼康在未来微单机身开发上可以更多努力的。
尼康Z6和Z7一样,在视频功能上有了着重的性能提升以及功能性上的完善。新相机不仅支持4K 30p的视频拍摄,同时支持1080/120p高帧率慢动作视频的拍摄。如今视频性能对相机而言也越来越重要,那么Z6的视频性能表现如何呢?我们来简单看一看:
FX(全画幅)模式下4K视频截图
100%放大细节,可以看到尼康Z6的4K清晰度是非常好的
首先是4K视频的清晰度,在4K/30p的视频拍摄模式下,可以看到相机的视频清晰度是非常出色的。
DX(APS-C画幅)模式下4K视频截图
DX模式下的4K视频清晰度还会比FX模式下更好一些
4K的log以及慢动作拍摄能力也是尼康Z6的性能优势所在。尼康Z6成为首批拥有N-log曲线支持的尼康相机,这为相机的视频后期处理提供了丰富的后期可用空间,这是之前的尼康单反相机所不具备的。
尼康Z6升格视频效果展示
升格视频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出彩的画面(图为升格视频截图)
总体而言,无论是全幅模式还是APS-C模式,尼康Z6都展现出了出色的视频画质表现。作为尼康的新一代全画幅主力机型,Z6在视频性能上的完善的确让新相机更具吸引力。
注:更多尼康Z6的视频性能表现,欢迎关注我们接下来的视频评测内容。其中将会有更为详细的视频功能和性能测试。
测试内容之后,我们还是通过实拍的样张来向大家展示尼康Z7的实际拍摄画质表现。本次的拍摄为尼康Z6机身搭配Z 50mm f/1.8 S,Z35mm f/1.8 S以及转接的85mm f/1.4G镜头拍摄。来看看这款新相机的表现吧!
尼康Z6实拍样片
尼康Z6实拍样片
尼康Z6实拍样片
尼康Z6实拍样片
尼康Z6实拍样片
尼康Z6实拍样片
尼康Z6实拍样片
尼康Z6实拍样片
尼康Z6实拍样片
尼康Z6实拍样片
直出样片组,可以看到尼康的色彩表现还是值得肯定的。相机的色彩风格较为讨喜。而2400万像素级的传感器成像依旧非常扎实。尤其是在高感下,相机的良好高感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在很多室内环境拍摄下,ISO 6400下照片的细节依旧非常不错。良好的高感表现是Z6的一大优势。
尼康Z6实拍样片
尼康Z6实拍样片
尼康Z6实拍样片
尼康Z6实拍样片
尼康Z6实拍样片
尼康Z6实拍样片
尼康Z6实拍样片
尼康Z6实拍样片
尼康Z6实拍样片
尼康Z6实拍样片
简单后期处理的样片可以看到,RAW格式为Z6带来了更为丰富的色彩表达方式。我们也可以更好地根据我们的需要来控制画面的明暗过度。尤其是在大光比的环境下,我们可以更好地还原暗部细节来增强照片的观感。作为一台全画幅相机,尼康Z6的成像表现还是相当让人满意的。
作为尼康的第一代全画幅微单相机,尼康Z6展现出了它的完善性以及自己的性能特色。身为首代机型,Z6在性能上取得了很好的均衡性。照片与视频拍摄性能的良好综合表现是新相机的优势。而出色的视频画质以及高感控噪表现,则是Z6的机型特色所在。作为尼康的入门全画幅微单,Z6的综合性能表现还是让人满意的。
尼康Z6全面的性能表现让它成为入门全画幅微单中颇具竞争力的一款
相较于同级别的尼康单反系统,Z6突出的性能是视频性能的完善以及在实时取景下对焦性能的大幅度进步。这些都是尼康单反机型所不具备的。而在功能和性能完善的同时,Z6的拍照性能表现仍然保持了高水准,无论是照片画质还是机身的机械性能。相机都展现出了一台专业级全画幅微单该有的水准。
Z6的高感性能以及视频画质表现都是颇为突出的
当然了,既然是第一代机型,Z6并非完美。机身的五轴防抖系统显然还有完善和进步的空间,而在暗光和低对比度的区域自动对焦时,Z6搭配两款Z卡口的定焦镜头显然表现不是非常出色。此外,没法避开的单XQD存储卡槽设计问题,电子快门没有超高快门速度等。这些都是尼康可以去更好完善的地方。但总体而言,作为尼康的第一代全画幅微单相机,Z6的整体表现还是颇为让人满意的。尼康的确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通过FTZ转接环,大量成熟的尼康F卡口镜头都可以在Z6上继续稳定工作
作为全画幅系统,尼康已经为Z系列相机推出了全新的Z卡口镜头群。35mm f/1.8+50mm f/1.8+24-70mm f/4的基础组合满足日常使用已经没什么问题了。而同时尼康FTZ转接环的推出让F卡口镜头可以在Z系列机身上继续稳定工作。这也是短期内解决尼康用户使用Z系列微单时镜头群问题的方案。这一系统未来的发展,还要进一步看镜头群的未来扩展。
镜头群和价格问题,是现在尼康Z6对消费者最大的障碍
最后还是回到价格问题上,尼康Z6单机身+FTZ转接环的价格为18880元。就上市价格而言,Z6的确是同级别全画幅微单中最贵的一款。此外,用户还必需考虑XQD存储卡本身带来的隐藏成本。因此,对于全画幅入门用户,Z6的价格的确不是很友好。而对于尼康单反用户而言,Z6和Z7的确是现阶段从单反系统向微单系统迁移最好的选择。只是就价格而言,Z6相机的确有它的下降空间。
总体而言,尼康Z6展现出了尼康第一代全画幅微单设计的成熟度。相机的全面和均衡性是它的最大特色。良好的画质,出色的视频性能,Z6可以说是一款很具特色的微单相机产品。如果你是尼康的粉丝或是尼康单反用户,那么新系统和新相机都是你值得考虑的新目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