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在线

热点资讯

2015年智能手机:参数已死,体验归位

智能手机硬件参数比拼的末路狂欢

当下的智能手机市场进入了存量竞争阶段,智能机渗透率已经接近 7 成,屏幕从 3.5 吋升级到 6 吋这一手机形态的极限尺寸、CPU 从单核升级到了八核 64 位,除了这三点外,还有存储升级到 128G,摄像头从 30 万像素到了 1300 万像素……手机关键硬件至少从配置参数上已经接近极限,产品同质化泛滥,过去几年的提配降价发展模式已经真切的到了平台期。

老用户几乎可以脱口而出:5.5 吋、骁龙 800、3GB RAM、1300 万摄像头……从 700 元到 2000 元 + 的智能手机,无论是从配置到外观设计 90% 的都是雷同的,几乎看不到显性的差异。参数竞争,本质上就是简单粗暴的 " 比大小 ",当然不能否认这种数字对比的冲击力,但是鲍鱼吃多了还反胃呢何况谁又没被忽悠过呢?用户对于赤裸裸的硬件参数营销已经无感," 别跟我扯这些没用的,随手拍张照片看看先?"

如今是换机驱动型市场,绝大部分用户不再是初次购机的 " 小鲜 " 用户,对智能手机已经有了充分认知,信息不对称依然存在但逐步弱化,趋优消费的趋势明显。说的直接一点,就是用户的智能手机使用心智在不断提升,用户不是那么容易被忽悠了!配置参数比大小是一种最直接的简单粗暴的竞争方式,到了如今环境下,如果一个厂商还幻想通过如此简单粗暴的方式去勾引获取用户,即便是一时得逞,终将在市场里撞的头破血流!(玩一锤子买卖的除外,其实捞一把就走的思想也渐渐是火中取栗了)

参数已死,玩啥?回归产品初心:体验至上!

当前用户体验的痛点在哪?显而易见:颜值设计、屏幕、网络、拍照、续航等,接下来,选取两家典型玩家管中窥豹。

1、学习苹果好榜样,硬件军备竞赛中的另类

说到手机的用户体验,几乎 90% 的用户都会选择苹果,抛开用户对苹果品牌与权威的盲从外,与安卓硬件的疯狂军备竞赛相比,苹果是固执的、落伍的,一直没有跟随硬件军备竞赛,至少在硬件参数方面苹果从来都不是第一尝鲜的,而是按照自己的节奏,但体验确实仍是引领者水准,令安卓阵营汗颜。这里面固然有 iOS 封闭、垂直一体等诸多因素,但不能否认其对体验优化的重视。

拍照、定位是同时使用过 iPhone 与 Android 智能手机的用户感知最为强烈的两个点:

拍照

从 iPhone5、iPhone5s 到 iPhone6,三年过去了,安卓手机的摄像头已经从 500 万,飙升到 2100 万像素,而苹果却一直停留在 800 万摄像头。而实际效果呢,不能否认某些特性上确实不足,至少不能拍星星,但从综合体验反馈来看,苹果仍是首屈一指。用户对于手机拍照的根本需求是什么?其实不是每个人每天都需要去拍星星拍月亮去 DIY 光圈调焦,关键是想拍的时候,随手一拍效果就很好,又快又好。

定位

iPhone 的定位准确也是有口碑的。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一款 iPhone 手机的面世之前,苹果与全球各大运营商之间的联合测试之多之烦,而有不少厂商还在纠缠一些门槛型的入网测试指标,还能奢谈体验吗?定位而言,除了 GPS、小区基站定位、WiFi、蓝牙等各种位置信息的综合调优,以及自智能的算法优化,这些都是不能直接通过参数体现的,而只有最终用户体验到这个功能点才能感知到,甚至让用户有某种惊喜感。

2、看海思怎么学:老老实实做体验优化,铸就通信体验口碑

消费者对华为最突出两个口碑点:1 是网络信号好,2 是续航强大。接下来,通过对海思芯片的管中窥豹可知其背后的所以然。海思麒麟芯片春季沟通会上,笔者发现海思正在改变,希望学习苹果,不是一味追求参数配置,而是致力于对用户痛点体验的优化。在痛点体验提升与参数配置有冲突时,选择以体验至上。

在网络负载低、网络信号好的网络环境下智能手机的网络性能表现差异不明显,而在一些特殊场景下,手机的上网体验则差距非常明显,比如 4G 弱信号时容易掉网、高铁场景下、全金属机身的死亡握感等。海思致力于将这些场景统一进行场景自适应优化提升,统称为 4G+ MSA(Multi-Scenario Adaptive)。这需要手机终端 / 芯片与网络之间做相互配合调优,而优化没有捷径可言,只有穷举式寻找体验盲点,逐点优化。据海思介绍:" 麒麟芯片在全球 150 多个国家、300 多个运营商的准入测试。国内 36 个城市、11 条高铁线路、180 多条测试路线、总里程超十万公里、一线城市每周回归至少一次。" 这些大规模的实测,实实在在地为用户带来了通信网络体验的提升——更长 4G 在网时间、更高 4G 现网速率,更低数据通信的时延、更佳电话接通率和效果。

需开拓体验营销,让体验在重度使用前成为购买驱动因子

虽然硬件参数营销已经被大家所诟病,但鲜有人敢改变这种模式,这是有风险的。参数营销,在销售中粗暴直接有效;体验营销,则是润物细无声,更多靠使用后的口碑传播。

如果不能把体验优化的成果显性化,让用户在购买决策时了解、购买过程中感知到,在销售过程中将面临极大的风险,因为数字比大小是显而易见不需要费口舌的,而你如果只是说我优化了某某,多少项等等,这些对用户是没有感知的。

在你的品牌没有像苹果一样的体验公信力的时候,必须持续把体验优化转化为可感知可营销的卖点,才能把体验优化转化为产品溢价,在用户重度长期使用之前能够感知体验得到,并愿意为之付费。

我们已经看到了 vivo 极致超薄、OPPO 旋转摄像、HTC 开双摄像头先河、华为的网络体验与续航……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信奉 " 本份文化 ",让产品远离喧嚣的口水撕逼大战。简单粗暴的参数营销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了,是到了改变的时候了,这也将是一种新常态!

@程贵锋 gui 微信公众号:贵锋谈

展开全文
人赞过该文
内容纠错

相关电商优惠

评论

更多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读过此文的还读过

点击加载更多
说点什么吧~ 0

发评论,赚金豆

收藏 0 分享
首页查报价问答论坛下载手机笔记本游戏硬件数码影音家用电器办公打印 更多

更多频道

频道导航
辅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