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去年底酷睿M平台发布,英特尔处理器正式步入14nm时代。4.5W功耗使其具备了较强的节能特性,适合成为入门级笔记本或者平板电脑等便携型设备的核心。然而现阶段,低功耗所带来的必定是性能方面的缺失,但从实际测试来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酷睿M平台实际性能表现至少是介于低电压酷睿与奔腾/赛扬之间的一档,配合固态硬盘之后,实际的使用体验还是有所保障的。当然,如果对电脑性能要求较高的话,酷睿M很难满足用户的需求。
主打低功耗的酷睿M平台在发布之后已经有几款非常有看点的产品出现,比如联想的YOGA 3 Pro,华硕ZenBook U305、苹果MacBook以及三星ATIV Book 930X2K等,这些产品共有的特点主要为轻薄便携,机身整体厚度均在1cm以内,重量基本不足1kg。而几款产品的不同之处在于,YOGA 3 Pro采用了风扇散热系统,而后两者则都采用了无风扇散热。
由此可见,酷睿M平台对笔记本电脑的改变,除了便携性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改变了笔记本的散热方式,从有风扇的主动散热到无风扇的被动散热,这一点变化看似简单,但其实对于笔记本电脑而言无疑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转变。
谈谈无风扇设计的优与劣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相对于无风扇设计,时下用户的兴趣点显然更关注产品的性能与价格,酷睿M平台取得了产品端的胜利,却并未赢得用户的普遍认同,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当年CULV到超极本的蜕变,前者一败涂地到后者强势崛起,给笔记本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那么,无风扇设计到底怎样实现?它在现阶段有哪些优势与劣势?其未来发展又怎样呢?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来看看无风扇设计究竟能否成为未来主流趋势。
·设计往往来源于需求
笔记本厂商对于无风扇的追求并非只在当下,早在十多年前,日立就曾推出过型号为“FLORA 270W Silent Model”的无风扇产品,而从其命名来看,“Silent Model”无疑是对无风扇设计的最佳诠释。
不过与酷睿M平台不同的是,FLORA 270W所采用的并非低功耗平台,而是水冷散热系统实现无风扇设计。这在整个笔记本电脑的发展历史当中,也是堪称奇葩的一次尝试。从中也可以看到,厂商对于“Silent”的想法很早就已经出现。
采用水冷散热的日立FLORA 270W Silent Model
我的同事王力是一个极其注重细节的人,说白了就是矫情(王力一定没看见)。他对于无风扇电脑的需求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因为有风扇的电脑时常吵的他睡不好觉。但他与绝大多数用户的看法一样,认为无风扇电脑在时下的竞争力并不突出。
没有任何机构做过关于用户对无风扇电脑需求度的调查,因此我无法把王力对无风扇电脑的渴望映射成普遍的需求,但这至少可以说明,性能确实存在短板的无风扇电脑并非如一些人所说的那样一无是处。
电脑风扇噪音给人带来的烦躁感不亚于闹铃(这妹子不是王力)
其实客观的来看,基于酷睿M平台的产品此时的处境与首批超极本极为相似:价格偏高、性能难以被用户接受、厂商在产品战略中选择了“打形象”而非“出销量”。这样的背景使得无风扇电脑遭受了较大争议,可谓毁誉参半。
那么,对于有需求的用户而言,无风扇电脑的现状是怎样的?而对于不认可无风扇电脑的用户而言,又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英特尔在酷睿M平台发布之初对其特性做了归纳:14nm、4.5W功耗、能够让OEM产品具备超长续航能力、能够让OEM产品厚度做到9mm以内、能够允许OEM产品实现无风扇设计。那么这种无风扇设计到底如何实现?实现之后笔记本电脑又通过何种方式进行散热呢?
·低功耗硬件是无风扇基础
电脑在使用的时候,处理器与显卡部分会产生较大热量,而且性能越强的硬件功耗越大,所产生的热量也越大。因此,想要实现无风扇设计首先要有底层硬件的支持。而相对应的,功耗越低也就意味着性能损失越大。
酷睿M平台SOC功耗最低为4.5W,与之前的低电压平台相比降低60%,是目前英特尔处理器家族中功耗最低的平台,同时在移动处理器芯片领域也是功耗最低的平台之一,这一特性是OEM产品实现无风扇设计的根本所在。
然而英特尔在降低功耗的同时并未忽略性能,因此酷睿M的实际性能测试要比纯入门级的BayTrail-M表现更好,虽然不及低电压酷睿,但这也是功耗大幅降低所无法避免的情况。
双核酷睿M处理器架构示意图
·酷睿M的无风扇会产生故障吗?
酷睿M平台对无风扇设计实现了底层硬件上的支持,那么厂商在选择无风扇设计时如何保证机器散热的呢?接下来我们以三星ATIV Book 930X2K为例,看看笔记本电脑采用无风扇设计之后通过怎样的系统进行散热:
红框范围内是ATIV Book 930X2K主要的发热元件,也就是处理器
有风扇设计是主动散热方式,通过铜管导流以及风扇、出风口、进风口配合,亦或者是像某些笔记本采用的特定架空式主板设计等多重手段实现硬件散热,这在笔记本电脑的散热设计上可以说是最成熟、最传统的方式,当然也几乎是唯一的主动散热解决方案。
无风扇设计则是被动散热方式,我们通过930X2K的拆解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其机制。通过紧贴在发热元件上的一层铜制散热片,将热量传导出去。而且由于酷睿M平台本身功耗低,发热量不大,因此通过热传导良好的铜制散热片进行散热,完全是可以保证机器正常、稳定运行的。
无风扇设计只能通过铜片来散热
软件测试处理器温度56℃左右,硬盘温度48℃左右
上图是笔者在930X2K评测时的散热测试截图,我们使用Furmark以及AIDA 64对其进行了显卡与CPU双烤机测试,经过大约20分钟左右的时间,我们可以看到内核温度达到56℃左右,可见,酷睿M平台下的无风扇设计是完全可行,并且在实际测试中是毫无问题的。
无风扇设计实现起来看似不难,但在这个过程中却经历了相对漫长的时间。笔记本电脑诞生30年,才真正迎来无风扇设计,一方面可以看作是硬件工艺发展的水到渠成,另一方面其实也体现了这个过程的艰难,毕竟相对于飞速发展的电脑产业而言,30年并不是一个短暂的时间单位。
芯片厂商与OEM厂商花这么大力气去做无风扇,究竟能够为电脑产品和电脑用户带来哪些改变呢?下面我们来谈谈无风扇设计的优势与劣势。首先我们来看看无风扇设计所带来的优势:
·产品的轻量化与纤薄化
首先,无风扇设备共有的特点就是纤薄与轻量化。
平板电脑得益于低功耗平台无风扇设计,成为智能移动设备的代表。而笔记本电脑在酷睿M平台出现之前,虽然一直在走纤薄化与轻量化路线,但无论是CULV、超极本还是此前的2in1电脑,都不如无风扇电脑轻便、纤薄。
无风扇设计缩减了因风扇撑起的机身厚度,可以让外壳面板与硬件之间的空间最大限度的接近临界点,这对于笔记本电脑纤薄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风扇设计对于产品而言是一次厚度与重量缩减上的突破,对于用户而言自然会带来出色的便携性,几百克重的13英寸笔记本在以往是很难想像的。
无风扇设计让电脑更轻薄
·无噪音更安静
无风扇设计第二个好处就在于有效避免噪音,这也是我之前提到的同事王力的最迫切需求,同时也相信是不少朋友对于未来电脑的一大需求。
笔记本电脑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由于内部灰尘的积累、以及风扇轴承长时间运作造成的偏移、损伤、润滑油耗尽等问题,会使风扇本身产生的噪音越来越大。平时在办公室可能感受不到,但一旦放到相对安静的家中,就会明显感受到这种噪音的困扰。
即便有动手能力去清灰、去维护,但实际效果并不会让人满意。因此,无风扇所解决的最根本问题,就是电脑的噪音问题。
无风扇必然会使电脑噪音降低
·密封好不吸灰
纵观目前发布的几款无风扇产品,如苹果MacBook、华硕U305。三星ATIV Book 9,其外观设计上受益于无风扇设计的最明显之处在于近乎全封闭的机身。
全封闭的机身不易积灰
无论台式电脑还是笔记本电脑,由于有散热设计的需求,因此机体设计都相对比较开放,留有散热风道或者是风扇的进气、出风口,这样的设计就引来了无数的灰尘。灰尘积聚于机身内部,一方面会影响风扇产生更大的噪音,另一方面附着在散热铜管、风扇叶片或者各类硬件上的灰尘,也会阻碍整体的散热,因此以往的电脑产品时常需要清灰,从而让机器的运行更稳定。
而封闭的无风扇电脑,则很好的规避了这个问题。
时下,笔记本电脑的无风扇设计主要依托于英特尔酷睿M平台,AMD以及英特尔其它平台都没有无风扇设计的产品,这也造成了时下无风扇电脑并不受用户广泛认可的现状。既然用户对于无风扇电脑尚未认可,那必然是因为它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接下来,我们就谈谈无风扇平台在现阶段的劣势:
·现阶段性能不足
从早先的联想YOGA 3 Pro,到倍受关注的苹果新款MacBook,再到华硕U305以及三星930X2K,这些基于酷睿M平台的产品无论来头多大,设计如何推陈出新,都不可避免的遭到了用户对于性能表现的批评。而这其中最有意思的一点是,新MacBook与其它三款产品分属两个操作系统阵营,这可能是两个平台用户第一次对同一硬件平台的性能产生了质疑,从而也对无风扇电脑产生了质疑。
得益于酷睿M无风扇平台,新MacBook内部设计确实出众,但用户对其性能也产生了质疑
虽然MacBook并未上市,我们也未能看到酷睿M在MacOS下的实际表现,但用户对其性能的担心随处可见。而在Windows阵营,酷睿M平台测试跑分还算不错,配合固态硬盘的实际使用体验也不错,但相比于价格相等或者更为便宜的其它平台而言,基于酷睿M平台的无风扇电脑竞争力并不突出。
此外对于中国用户而言,大多数人不会关心你的平台定位与适应人群,只会从实际测试中来看问题,在这一点上,没有独立显卡、处理器跑分又明显不足的酷睿M无风扇平台,显然无法被用户所迅速接纳。
·坚固度有隐患
无风扇设计带来了纤薄、轻便的机身,但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那就是在坚固度方面总是让人觉得不够放心。
传统笔记本电脑虽然机身厚重,但因此也有了更多关于安全性方面的设计,比如内置的金属防滚架、特殊设计的缓冲棱角,硬件与机身外壳之间合理的留白使其在遭受冲击时有所缓冲等等。
在这些方面,无风扇产品受到机身空间的限制,很难做出相应的对策。虽然大都采用了金属外壳,但总给人以不够坚固的感觉。而且以往有MacBook Air因受力过大被挤弯的情况,在纤薄方面更胜一筹的无风扇电脑,显然也在坚固度方面存在隐患。
网友的MacBook Air放在包里被挤变形(图片来源于电玩巴士)
轻薄本其实都存在这样的隐患
·目前价格普遍偏高
酷睿M平台本身的采购价格并不高,但时下基于酷睿M平台的无风扇电脑价格却普遍偏高。起码在同等价位下让用户去作出选择,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厚重一些的游戏本。
然而“价格较高”这个劣势其实是一种短时效性的劣势表现。就像超极本刚出现的时候,价格普遍在8000元甚至更高,但当这些负责打形象的“高端”产品面临挑战的时候,OEM厂商自然会推出物美价廉的产品,因此可以预见,无风扇电脑的价格应该会在2015年有一个较大幅度的下调,更多亲民化的产品也将出现。
因此对于无风扇电脑来说,性能与坚固度可能是未来厂商需要去着力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如何提升性价比”这个问题,或许将是无风扇电脑未来能否继续下去的决定性因素。
·无风扇的未来在哪里
无风扇设计是电脑硬件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实际情况就是英特尔在14nm酷睿M平台下,为OEM厂商提供了无风扇的底层硬件支持,而OEM厂商也通过实际的产品展示了无风扇电脑的特性。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基于此前提到的几个根本性劣势,目前来看无风扇电脑并不成功。当然这个不成功并不是指产品本身,而是指用户的认可度、销量、竞争力等多个方面。
电脑行业发展到今天,产品的前进路线已经有了多条分支:
其一,主打游戏娱乐的高性能高功耗产品。
其二,主打实用性的主流家用本或商用本。
其三,主打便携、实用的轻薄化产品。
而基于酷睿M平台的无风扇电脑目前只是第三种路线中的一个分支,在它之外,用户可选择的其它类型产品数不胜数,在认可度、销量、竞争力,甚至是无风扇电脑引以为傲的外观设计上,无风扇电脑都不具备充分的说服力让用户去选择它,这就是目前无风扇电脑所处的窘境。
无风扇设计或许是未来主流趋势
然而,与其说无风扇电脑是一种产品,倒不如把它看作是整个电脑硬件发展的一个趋势。随着芯片体积越来越小,晶体管数量越来越多,今天4.5W功耗输出的性能,与未来4.5W功耗输出的性能不可同日而语,否则就如刻舟求剑一般愚蠢。
今天的4.5W相对于五年前而言是超低功耗,而五年之后呢?或许就会是更低功耗的突破口,当所有硬件平台达到更低功耗时,无风扇就会成为一种普遍的趋势,只是在今天,它还不具备取代其它平台的力量而已。
当然,从有风扇到无风扇、有风扇并存,再到彻底无风扇的过程必定极其漫长,如果着眼于2015年的话,我相信一定会有以下几个趋势可以被把握:
1、无风扇电脑产品的数量增加,从而给用户的选择空间更大。
2、新MacBook上市之后很可能会使用户对酷睿M的性能认知有所转变,毕竟苹果对于系统和硬件的优化有相当强的功力,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到用户对于无风扇电脑的看法。
3、无风扇电脑会有更加贴近主流用户群体需求的产品出现,尤其是在价格方面会有一次大幅度调整,4000元价位的产品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