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在线

软件

“点赞狂魔”的代价 点赞背后的那点事儿

自从微信朋友圈推出以来,“点赞”现在已经有了泛滥之势,事无巨细大小皆赞的这类人甚至被冠名为“点赞狂魔”,而且有点贬义的意思。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心理促使了这样一群人对“点赞”乐此不疲呢?“点赞”又是怎样从一个普通的社交行为变成一个让不少人反感戏谑的举动呢?“点赞狂魔”的又会付出怎样的代价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点赞”这点事儿。

点赞的基本意义

点赞基本是在Facebook中风靡起来的,在英文中“赞”就是“Like”,表达的是一种最原始的感情,即“喜欢”。也就是说在“赞”最初被设计出来的时候,就是用于看客对PO主发布的内容表示“喜欢”这种最基本的功用。

当然,同时像Facebook这样的平台也会借这个机会收集用户的兴趣,对用户“Like”的内容进行整理,以绘制个人的兴趣图谱,从而做到广告的精准投放。

如此看起来,“点赞”似乎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用户无非是通过“点赞”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为什么到后来“点赞”的意义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延伸呢?

点赞泛意义的表达

Liking isn't helping

上面我们说到,点赞在最初基本只用于表达一个意思,即字面上的“喜欢”或“对此感兴趣”。但是发展至今,我们看到的却远远不止这样。

如今的“赞”中包含了大量的其他意义,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厉害”、“已阅”、幸灾乐祸。其中“已阅”和幸灾乐祸几乎已经完全背离了原先“赞”的意义,PO主需要通过语境去分析读者的“赞”到底是哪种意思。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觉得“没什么好说的”、“懒得写”,但是不留下点什么又显得没有“存在感”,因此点赞就成了最省事儿的方式。事实上你会发现,如果你的社交圈是一个相对固定的范围,那么点赞越多的人,往往越少给予文字类型的评论。

说实话,就目前看来大部分的赞几乎已经没有了参考价值,它无法反映出你的好友对你PO出的内容的真实观点。他或许只是无心地或是下意识地点下一次“赞”而已,仅仅能反映出你仍然在他的好友列表里罢了。

点赞的社交意义

前面我们说到现在的点赞中还有一层意义为“已阅”,这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社交行为。或许不少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留下点什么就显得没有在意他,但是有没有什么可说的,索性就点个赞。

麻省理工大学的教授SherryTurkle的研究证明,人更希望用“小啜一口”的网络社交方式,而不是大段的真实对话。因此“赞”中就包含了“好久不见,无话可说,但我还在关注你,不用回复了”的意思。

也就是说“点赞”不再仅仅是单方面的情感表达的动作,而是上升到了有来有往的社交层面,简言之这甚至成为了某种具有任务性质的工作。这也是“点赞”让不少人感到烦恼的原因。

不过事实上,点赞行为对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了解并不起作用。点赞式的社交里,亲密感并不完整,因为它并不一定能转为现实中的人际联结。这里更多的应酬,而非真心实意的关心。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好友连一条评论都懒得留下,那么他其实并不在意这件事。

“点赞”成了“任务”

至于PO主的方面,如今有部分PO主因为自己PO出的内容获得的赞不多而苦恼。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的研究组发现,用户们会比较自己和好友们收到的“赞”的个数,点赞也能成为“嫉妒”产生的原因。然而有趣的是,越是自卑的人越希望在在网络中得到成就感,而“赞”的多少就尤为重要。

最后我们发现,一个小小的“赞”尽然将双方都拉入了一个看似无解的社交泥潭,为了大量点赞而苦恼,为了获得点赞而嫉妒,甚至让社交群体之间产生芥蒂和隔阂。这恐怕是Facebook推出“点赞”之初完全没有想到的。

这样看起来,“点赞”似乎成为了万恶之源,普通的社交环境由于“点赞”的加入而产生了大量的负面效应。现在看来似乎的确是这样,然而问题真的出现在“赞”上吗?

答案是否定的,这其实都是人类社交过程中的普遍反应,网络社交事实上要比显示社交更加纯粹,连负面情绪也体现得更加纯粹。人们在社交过程中就是会产生“应付”、“人情”、“嫉妒”等一系列的负面反应,即使没有“点赞”也会通过别的形式爆发出来。

点赞狂魔的代价

如果你认为前面由“点赞”引起社交焦虑还不算是代价,那么我们还可以看看这份报告。英国剑桥大学心理测验学中心的米哈尔·科辛斯基和他的两位同事前年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布了一份研究论文,证实人们的多个个人特征(包括政治倾向、宗教信仰、性别、种族和性倾向等)都可以通过他在Facebook上的“赞”记录进行预测。

在研究中,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个数学模型,根据5.8万位美国Facebook用户的“赞”记录来预测他们的各项特征和偏好。之后,他们将模型的预测结果与这些志愿者的Facebook档案信息以及通过在线测试得出的智力、人格和生活满意度等信息进行比对,发现这个模型可以非常准确地预测参与者的性别、种族出身和性倾向,此外还包括宗教信仰和政治倾向。

简单来说,一个到处点赞的网民将从多个维度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最终他们将成为广告主的摇钱树。如果对于最近微信广告横空出世有所了解的话,应该知道那些“宝马”和“OPPO”是如何找上你们的。

当然仅仅是广告并不是什么令人担心的问题,关键在于个人隐私,利用网络追踪和数据分析得出一个人的兴趣图谱和行为轨迹并不是所有机构都有能力做出的。然而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我想要抓到你仅需要一个Facebook或是微信朋友圈。

骗赞收集用户信息

“点赞”让一个人的个人信息无所遁形,绘制出一份个人图谱将会变得更加简单和廉价,而“点赞狂魔”们正是那些对捕食者毫无警觉的猎物。

然而有意思的是,如果一个人将“点赞”练到炉火纯青,到了见赞就点的地步,可能上面这些就都不再适用了。这就像一个所有选择题都选C的人,你无法界定他到底是什么样的想法。当然,这样的“点赞狂魔”比谁都更需要一位心理医生。

啰嗦了这么多,我们最后只想说,如今的“点赞”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倾向于病态,一群被网络社交束缚的网民正在时刻感觉到焦虑。请让“赞”变回那个单纯的“Like”,让网络社交变回那个纯粹的分享平台。

展开全文
人赞过该文
内容纠错

相关电商优惠

评论

更多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读过此文的还读过

点击加载更多
说点什么吧~ 0

发评论,赚金豆

收藏 0 分享
首页查报价问答论坛下载手机笔记本游戏硬件数码影音家用电器办公打印 更多

更多频道

频道导航
辅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