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在线可穿戴频道原创]当下国内最热的可穿戴设备是什么?智能手表?No,智能手环。拥有更便宜的价格、更持久的续航以及更加容易张扬的外观,让智能手环在国内可穿戴市场找到激情。此前,我们对目前市面上比较热门的10款智能手环在外观设计方面进行了横向对比,并根据外观设计、佩戴舒适度、材质等给出了最终排名。那么,它们的功能表现如何呢?
本文将对它们在性能和功能方面进行更加全面的横向测评,测评内容项包括计步准确性、数据丰富性、睡眠监测智能与否、手机Apps界面友好性、是否支持社交分享、对第三方应用的支持、电池续航能力、防水性能测试等等。
参评产品:Jawbone UP24、Fitbit Force、Misfit Shine、三星Gear Fit、Garmin Vivofit、索尼SWR1O、咕咚2、bong1、体记忆T9和幻响,共计10款。其中前六款为国际品牌,后四款为国内品牌。
测试用手机机型:iPhone 4s、三星Note 2、Vivo XShot、三星Note 4
▲测试中所用到的机型,左起:iPhone 4s,三星Note 2、Vivo Xshot
测试环境:公司楼下&健身房&办公场所
考虑到一些实际使用环境,除了户外运动外,很多人可能也都会去健身房或购置一台跑步机放在家里,而恰好公司给配备的健身房此时就责无旁贷的成了我们重要的测试场地。
测试方法:以100步为基准,走100步,反复3次测试步数,求其平均值,然后根据实际使用中发生的频率/概率加权得出最终测试结果和最终排名。
计步原理:
加速度计是惯性导航和惯性制导系统的基本测量元件之一,它本质上是一个振荡系统,安装于运动载体的内部,可以用来测量载体的运动加速度。下面用x,y,z来表示三轴加速计的三个坐标,并分析它如何在智能手环中工作。
▲三轴加速计效果模拟图(图:腾讯)
用户在水平步行运动中,垂直和前进两个加速度会呈现周期性变化,在步行收脚的动作中,由于重心向上单只脚触地,垂直方向加速度是呈正向增加的趋势,之后继续向前,重心下移两脚触底,加速度相反。水平加速度在收脚时减小,在迈步时增加。如下图所示:
▲计步原理(图:腾讯)
我们可以看到在步行运动中,垂直和前进产生的加速度与时间大致为一个正弦曲线,而且在某点有一个峰值,其中垂直方向的加速度变化最大,通过对轨迹的峰值进行监测计算和加速度阈值决策,即可实时计算用户运动的步数。
峰值检测:记录了上次矢量长度和运动方向,通过矢量长度的变化,可以判断目前加速度的方向,并和上一次保存的加速度方向进行比较,如果是相反的,即是刚过峰值状态,则进入计步逻辑进行计步,否则舍弃。通过对峰值的次数累加可得到用户步行步伐。
去干扰:手持设备会有一些低幅度和快速的抽动状态,或是我们俗称的手抖,或者某个恶作剧用户想通过短时快速反复摇动设备来模拟人走路,这些干扰数据如果不剔除,会影响记步的准确值,对于这种干扰,我们可以通过给检测加上阈值和步频判断来过滤。
备注:以上资料参考自腾讯CDC和百度百科。
延伸阅读:点击下图进入《10款智能手环横评外观篇:国产PK外国货》
计步测试:三星Gear Fit胜出
按照我们实际使用环境下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前文中提及的去干扰情况,我们对智能手环的计步功能测试分为挥臂走、不挥臂走。挥臂走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行走或跑步姿势;而不挥臂走则模拟天冷时或习惯性动作将一只手插进衣服兜里走路,这也是相对理想状态下的计步测试。
▲10款智能手环日常计步测试拍摄
下面的测试数据皆以100步为测试单元,测试10款智能手环在挥臂走和不挥臂走测试项各自计量数据的误差大小。误差越小,计步准确度越高。
为了保证测试数据的真实有效,我在参与测试的手机中下载的各智能手环APP都设置了同样的身高、体重、年龄、性别。测试时,将所有手环都佩戴在左右手臂上,将手机同时随身携带,每到100步时即迅速同步,并尽量避免手臂晃动带来的干扰。
备注:首先,在我们测试的这10款智能手环中,索尼SWR10是最让人纠结的,我们用三星Note 4(Android 4.4.1版本)成功安装了所需要的3个APP,结果始终无法同步运动数据。后来打给索尼客服,得到客服的答案是,生活轨迹APP最近在全球范围内都遭遇了同样的问题,包括无法进入APP界面和不能同步运动数据等信息;
▲左:索尼SWR1O的生活轨迹APP;右:体记忆T9的APP
其次,体记忆T9虽然能够下载APP,但是经过无数次尝试,始终无法跟手机端相应App进行蓝牙配对和同步,所以其测试数据为0(一切以我们手中购买到的产品为准,不代表其所有产品都如此)。
再次,计步功能得分标准。满分为10分,平均误差在5%(含)以内得8.5—10分;平均误差在5%—7%(含)之间得7—8.5分;平均误差在7%—10%(含)之间得5—7分;平均误差大于10%得0—5分。下文中“跑步机上的智能手环”测试单元采用同样的打分机制。
▲10款智能手环常规走路计步测试
数读:以100步为计量单位的测试,是模拟相对理想状态下的测试,无论是挥臂走还是不挥臂走,它们出现在实际生活中的几率相当,所以我们各给了50%的权重。最终测试结果和得分显示,三星Gear Fit、Jawbone UP24和Fitbit Force表现最为出色,得分都在9分以上,可以归类为A类产品;Misfit Shine和咕咚2的表现相对弱一些,但是都得到了8分或以上,我们将其归类为B类;而剩下的几款则表现得某一项测试误差特别大,这可能会在我们日常使用中对数据造成不真实的错误,我们将之归类为C类。
跑步机测试:Misfit Shine逆袭
▲跑步机测试
现在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身体健康,下了班或者周末锻炼就成了很多上班族的爱好。而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户外锻炼的人相对减少,人们更加热衷于办一张健身卡去健身房锻炼,或者置办一台跑步机放在家里锻炼。那么,我们本次测试的这10款智能手环是否能将跑步机上的步数进行精准的监测并量化呢?
跑步机测试同样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摆臂跑,这可能也是最常见的;另一种则是在累了的时候可能会用手扶住跑步机上的把手继续跑一会儿,该情况出现的频率较小。
▲十款智能手环在跑步机上的计步测试
数读:在跑步机上整体表现最出色的是Misfit Shine,无论是挥臂狂跑,还是手扶着把手跑,它的表现一改在陆地上的谨慎闷骚,变得“放荡”,并且在奔跑的同时还能够恰到好处的收住,让其误差控制在相对理想的范围内,所以我们按照上图中备注的权重,Shine最终得到了9.8分的最高分;
除了Shine,三星Gear Fit和Jawbone UP24在跑步机上的成绩也都很理想,三者基本处于同一水平,被我们划分为A类;咕咚2和Garmin Vivofit二者的表现其实也很出色,测试数据的稳定性比较好,不过我们根据分值智能残忍的将其划分为B类;剩下的包括Fitbit Force这样的明星产品由于在跑步机上没能跑出在陆地上的水平,最终划分为C类,它吃亏在不挥臂跑上;
国内的手环(除了咕咚2)在该环节上失血过多,成绩有些惨不忍睹,这或许跟算法有着密切的关联,也可能是设计团队对于跑步机上运动没有给予过多的关注度。
注意:以上皆为理想状态,而在实际中,其实这些手环都或多或少的多计量了很多步数,原因就在于我们平时手臂要不停地挥动或挪动,即使我们坐在办公位或课桌旁同样要靠手来做很多事情,你可能无意之间的动作就被“记录在案”了。所以,以上数据仅是相对理想状态下的准确性,而实际上都不那么准确。
睡眠监测:自动识别者胜出
▲睡眠质量测试,实在不好意思放我自个儿的(图:百度)
智能手环除了在运动方面能够给用户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之外,它还有另一项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功能——睡眠监测,并且目前已经成为所有智能手环的天然属性之一。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目前绝大多数智能手环(包括智能手表)在自动切换、识别睡眠状态方面的表现很糟糕。
这样的使用体验,非但不能帮助我们准确了解自身的睡眠状况,还绑架了我们的生活,甚至带来一定的困扰。在实际体验这些智能手环的过程中,无论是天天佩戴的Jawbone UP24、Misfit Shine还是Fitbit Force,我基本上不会记得去手动切换睡眠模式和运动模式。
综上,我们在睡眠测试方面(如果一定要打分的话),我们衡量的唯一标准就是能否自动识别睡眠状态。满分依然是10分,能够自动识别睡眠模式的,我们给满分,理由是,在当前可穿戴市场,能做到哪怕简单的自动识别运动状态已经非常非常难能可贵了;而需要手动操作的智能手环,我们给5分,因为只要是手动操作的,我们就无法保证监测到的数据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10款智能手环睡眠监测评比(体记忆T9不参与评分)
数读:Misfit Shine、Fitbit Force和bong1得了满分,因为它们能自动识别睡眠和运动状态,并且通过我的实际体验,它们在你睡觉和醒来的时间节点的卡位上非常准确,足以让人信服,它们的确很努力的在做好这一件事儿,在别人没有做到的情况下。其它智能手环包括三星Gear Fit、Jawbone UP24、索尼SWR10等其它7款都不支持自动睡眠识别,所以按照评分标准,只能得到5分。
当然,这里我们依然需要对当前所有的智能手环在睡眠监测功能上提出一个大大的疑问:深度睡眠和浅度睡眠数据真的准吗?以用户在睡眠时手部活动或翻身当做浅度睡眠的依据真的合理吗?真的贴近实际睡眠中的情况吗?我们持严肃的保留意见。
续航测试:Misfit和Garmin突围
续航一直是当前这些消费电子产品的痛点,尤其智能手表普遍一天一充电的节奏让很多消费者吐槽,智能手环表现要出色一些,但良莠不齐。我们接下来的续航测试全是长征般的测试结果,经过这几个月来的多次测试得到的数据。我们对续航超过1个月的打满分,即10分;对于超过1个礼拜的给7.5—9.5分;对于达到或接近7天的给6—7分;过低的则给6分以下。不过我们也会考虑到实际产品中屏幕对续航的影响因素,会酌情给出更加合理的分值。
▲10月30日我分享到朋友圈的微信截图
▲10款智能手环续航能力测试及得分(体记忆T9不参与评分)
数读:Misfit Shine和Garmin Vivofit的续航最强悍,Misfit的纽扣电池正好坚持了4个月,而Garmin仍然还在工作着,所以二者我们给了10分的满分;bong1实测大概20多天充一次电,跟官方约有偏差,我们给予9分高分,它和前面的两款都需要马力十足的,我们将其归为A类;Fitbit Force和Jawbone UP24续航在1—2个礼拜之间,高于平均水平,所以我们将其归为B类;剩下的手环可以被当做平均水平的产品,归为C类。
需要格外强调的是,之所以给三星Gear Fit很高的分值,是因为它有一块较大的彩色AMOLED屏幕,和手机的屏幕一样,并且日常经常对它进行操作相对频繁,所以能够坚持3—4天已经是非常出色的表现了,所以我们酌情给了8分,这样也更合理一些。
独特功能:Gear Fit心率监测占优
▲10款智能手环除计步、睡眠监测外的其它功能评比
除了计步和睡眠追踪监测外,一些智能手环也给出了自己独特的功能来形成对竞品的差异化和竞争力。
比如心率监测就是三星Gear Fit最早采纳的技术解决方案,它对智能手环的推动作用可谓巨大,因为从近期发布的微软Microsoft Band、Fitbit Charge HR、Jawbone UP3手环来看,心率监测已经成为它们的核心功能之一。
又比如来电、短信、邮件、社交媒体以及其它安装在你的手机中端的APP的通知中心功能,同样发起于三星Gear Fit。它提供的曲面AMOLED彩色曲面屏可以支持除了图片之外的文本信息显示,对智能手表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
所以,综合得分,三星Gear Fit的表现最为出色,得到9分的高分。后来的智能手环很多都是追随了它的脚步,不过如果能够加入对第三方健身APP的支持,逼格指数就更高了。
▲来电等信息通知以及心率监测,而这只是可穿戴初级阶段的初级功能
同样具备心率监测功能的是Garmin Vivofit和咕咚2,不过遗憾的是,两款产品都需要单独购买心率带来获取用户的心率数据,所以在我们的测试环节,它的这项功能形同虚设,大多数普通用户可能不愿意再单独购买。
在我们测评中,同样给予非常高的权重的是通知提醒(电话/短信/邮件/社交APP等)和对第三方应用的支持,前者能够避免你错过任何重要的来电等,后者则增强了手环和软件的附加值。正如我们上图表格中的红色标注。
而Jawbone UP24、Fitbit Force、Misfit Shine们则更加注重做好运动健康方面的监测,这也导致它们的功能相对单一,在该项测试中有些吃亏。不过,正因如此才让他们的APP的界面友好性和易操作性胜出一筹,我们会在下一页给予测评。
将视线放在国内的四个品牌上,除了体记忆T9被无奈放弃外,其它三款也是各有特点,其中咕咚2的表现远超预期,没想到这个给人很山寨Fitbit的家伙在前面的计步方面惊艳到我们,它在功能的丰富性方面同样大出风头,成为功能最丰富、实用性更好的产品。
App友好性:美国三剑客最佳
在智能手机时代,移动互联网的到来以及海量的应用足以将我们淹死,时间成了更加宝贵的资源。所以我们希望每一款智能手环APP都拥有出色的界面友好性,并且简单易操作,学习成本越低越好,如果能够给出体态玲珑的曲线图,那是再好不过了。这就是懒人法则吧,不要让用户思考。
数据丰富性对比
▲不同手环APP的数据展示各有不同,限于篇幅仅选取6款产品的部分截图
解析:我们还是先从数据的丰富性来对10款智能手环进行测评。其实在作者的观念里,功能的丰富性和APP的友好性往往存在着悖论,即数据和功能并不见得越丰富越好,因为这可能会导致我们操作更加繁琐复杂,学习和操作成本增加。不过,在目前智能手环的发展趋势下,的确是功能越来越丰富,数据也随之量增。我们还是来看看他们的数据到底丰富与否吧。
在前文中我们已经对功能方面进行了详评,如果此处再对数据的丰富性进行测试未免有重复的嫌疑,客观性也会打折,所以我们此处强调的数据丰富性更多是指APP对周期性数据的呈现能力,比如以日、周、月、季度、年为单位对该段时间内的活动曲线的描述能力。
易用性/界面友好性对比
拿到一款产品下载了APP我们就能迅速上手,不需要百度、谷歌,也不需要咨询客服,界面的设计简约,功能布局合理,与此同时,能一个APP的就坚决不提供2个或更多APP,这就是我们认为一款APP易上手的一些根据。从作者对这些款智能手环的配套APP的实际操作和个人使用感受来看,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APP界面设计友好性选取典型进行正反面对比
解析:三星Gear Fit需要下载2个APP,分别为Gear Fit Manager和Gear健身搭档2个APP,不过有趣的是,你可以直接在Gear Fit Manager上查看健身搭档,不需要来回切换APP,这在我看来是能忍受的,同样,它能够支持在Gear Fit上设置各种消息提醒,以及来电提示等,在我女朋友佩戴的这几个月里,未接电话明显减少了。
同样需要下载多个APP的是索尼SWR10,它需要下载3个,我在第一页中已经介绍过了,我们很费解为什么在功能上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的它需要这么多APP,这不仅给手机内存施加了压力,同样让操作变得复杂,需要在不同的APP上实现不同的功能,这样的用户体验糟糕透了。
让我们认为APP界面设计简洁、布局合理、操作简单表现最为出色的,依然是Fitbit、Jawbone和Misfit Shine,这也是为什么这半年来,我一直佩戴着它们并愿意继续佩戴下去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它们虽然各有自己擅长的展现形式,但是总体上它们都做到了让人或一目了然、或一步到位,并且激励制度也相当不错。
▲10款智能手环APP界面友好性综合对比后得分
数读:国内的几款智能手环的APP的模仿痕迹非常明显,操作上要么复杂步骤多,要么让人看不懂找半天才能找到,比如bong的APP,以时间轴的方式展现,原本很新颖,但是对很多小伙伴儿而言,如果他不知道点击那些时间节点的话,是无从知道该段时间内的活动量的。并且这种专注某一时间点而忽视了一段时间整体浮动的布局让用户无法知道自己到底运动得如何。综合各方面,我们给出了以上的评分。
防水测试:绝大多数不适合游泳
▲10款智能手环防水性测试,在鱼缸里“潜水”30分钟
由于在《外观篇》中没能给出实际的防水性测试的具体样张,此处加入该项测试细节和场景,我们就地取材,选取了公司的鱼缸,水深在1米以上,根据10款智能手环的防水级别,恰好可以满足我们本次的测试需求。
测试方法:将这些手环放在水里浸泡30分钟,其中Misfit Shine、Garmin Vivofit和索尼SWR10直接沉底(1米以上水深),其它6款(咕咚2防水级别仅IPx6,所以不进行此项测试)皆位于靠近1米水深的地方。
▲浸泡30分钟后捞出来点亮屏幕部分示意图
评分标准:以10分为满分,防水1米以上(即能佩戴着游泳)得10分,IPx8级防水得9分,IPx7级防水得8.5分,低于IPx7的生活防水能力已经很弱了,所以我们给出了6分的及格分。
▲10款智能手环防水性能测试及得分
最强的是Misfit Shine(100米)和Garmin Vivfit(50米),这个就毋庸置疑了,我们给了10分;
其次是索尼SWR10,它达到了IPx8级防水,意味着可以在水深1.5米的水中浸泡半个小时,所以它是10款产品中第三强大的手环,基本上戴着游泳是没有问题的;
最弱的是咕咚2,因为它的防水级别为IPx6,典型的生活防水,不具备放在水里泡一会儿还能安然无事,所以在测试中,我没有将其直接丢在水里,避免损坏后无法进行以后的测试;
其他几款都是IPx7级防水,通俗的描述就是能够放在1米深的水中浸泡最多30分钟,这也是市面上绝大多数智能手环的防水水平,不过我们认为这种程度是能满足我们生活中大多数生活场景需求的,毕竟不是每天有机会跑到游泳池里游泳、潜水。
性能篇排名:三星险胜Misfit
▲10款智能手环,你喜欢哪个?
以上就是我们对10款智能手环性能测试的所有环节,涉及到了日常计步、跑步机计步、睡眠监测、独特功能、APP友好性、防水性、续航能力等共7个子项。在我们看来,当前的智能手环的核心功能诉求还是一个高级计步器,而在很重要的睡眠监测方面则是仁者见仁,我们选择了以是否能自动监测睡眠为衡量标准,下手也蛮狠的。根据现实使用情况以及大家的关注程度,我们对7个子项测试给了不同的权重,最终加权得出性能测试的综合得分。如下图所示:
▲10款智能手环性能PK最终成绩,以及排名
根据综合测试后得到的成绩,三星Gear Fit以0.085的微弱优势险胜Misfit Shine。通过上面的表格我们也可以看到,Misfit Shine在自动睡眠监测、续航和防水方面表现得非常抢眼,成为加分项,而三星则胜在计步准确性以及功能的丰富性上。
反观分别为第三名和第四名的Fitbit Force和Jawbone UP24,二者的得分也非常接近前两名,它们的综合实力都非常强,尤其在算法上的优势让他们的计步准确性更有优势。其中比较遗憾的是Jawbone UP24,它在我们的评分机制下在睡眠监测一项上失血过多,否则它很有可能上升1到2个名次。
Garmin Vivofit的成绩让我们大跌眼镜,除了在防水和续航方面表现勇猛外,在其它、尤其一些涉及到算法精准度的测试环节则表现得像个偏科生。
索尼SWR10原本不能在国内用,因为在10月下旬以前,它只能在Google Play上下载应用,后来登陆国内后,由于一些不知道的原因导致其无法连接到服务器,此问题得到了索尼官方客服的确认,所以它缺席了我们的计步方面的测试,最终得分倒数。
国内参与测试的4款产品中,咕咚2的表现最出色,最终得到了7.57的综合得分,成为唯一一款挤进前五名的国内品牌。bong1的表现让我们始料未及,这款被吹捧为能够“自动识别各项运动”的手环在计步测试环节给出了一份相当相当不理想的答卷,其既无法做到准确,也无法做到自动识别跑步机上的测试。幻响就不必多说了,成绩在及格线上,仅此而已。
需要格外说明的是体记忆T9这款产品,我们无法得知这款售价799元的智能手环为何无法跟智能手机连接。所以,我们最终放弃了对它的测试,最终无论是各项性能,我们都给了0分。当然,仅仅是以我们买到的这款产品为准,消费者购买到的正常的T9产品可以忽略我们该文涉及的测试。
综合排名:三星Gear Fit独占鳌头
测试还没有彻底结束。上文我们测试了10款智能手环在性能方面的表现,但是我们还需要给出它们的综合实力排名,而我们此前已经对它们的外观进行过横向对比,涉及第一视觉、设计细节、腕带材质、佩戴舒适度、耐脏性、卡扣设计等。还是让我们来用一张图重新回顾一下吧,如下图所示:
▲《10款智能手环横评外观篇测试》最终得分和排名
这里需要对此前的外观篇测试进行一些补充,这并不会改变原本的和成绩和排名。通过这几个月长时间的测试,我们在这些手环的耐脏性方面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我们仅以日常佩戴使用为准,没有进行任何极端测试如撒些鲜血、泼上菜汁、弄点柴油、或者扔进泥地里再捞出来等。
最终的结论是,索尼SWR10耐脏性和易打理性表现最差,符合我们上图中此前给出的6.5的得分。它是这10款智能手环中最容易脏的一款,极为容易沾染生活浮尘,在其黑色的腕带上如同头皮屑一样,影响了观瞻,并且打理起来也不容易。其次是Garmin Vivofit,这款青色的设备是我自己掏钱买的,或许是彩色腕带原本就不耐脏的缘故,导致其佩戴的时候很容易脏。而Jawbone UP24虽然同为色彩(桔红色)却在耐脏性方面相当令人满意,综合对比之后我们认为是不同的厂商对腕带表面的涂层处理不一样导致的。所以建议大家在选择腕带的时候将颜色考虑进来。
▲索尼SWR10腕带极易沾染各种生活灰尘,并且很难清理
除了性能和外观两项智能手环最重要的特性,其实价格和系统兼容性同样非常重要,尤其是价格,对消费者而言可能是更为看中的。所以我们的最终综合排名中需要将价格和对手机的兼容性考虑在内,这样才算是完整的排名。
▲10款智能手环最终综合得分和最终排名
备注:体记忆T9由于我们6月份购买的,版本较老,跟最新机型的适配出现一些问题,所以导致其在性能测试基本没有参与,所以我们不将其最终排名认为是其真实的表现。现在我们已经拿到了T9最新版本,后续会对其进行单独的详尽评测,敬请期待。
综合实际情况,我们给价格(性价比)20%的权重,操作系统兼容性10%的权重,外观设计30%的权重,性能最多,给了40%。最后加权后得出的最终结果基本符合我们的心理预期,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这里我们需要强调一点,为什么三星Gear Fit给了10分的性价比?因为这款产品899元的售价已经非常良心了,相较于当初花1198元,而三星手机的用户群体非常庞大,所以它的兼容性虽弱一些,但是从数量级别上反倒是更有优势。
我们看到Misfit Shine妥妥的占据着第二的位置,让我们“腕腕没想到”的是,Jawbone UP24和Fitbit Force的最终得分居然完全一样,并列第三,让我们既感到意外又感到惊喜。其它就不一一详述了,看表格其实就能一目了然。
▲来点儿轻松的吧
我们需要重点说一下国内的产品bong1,我们6月底在京东上购买它的时候花了699元,结果不到1个月bong就推出了第二代产品bong2,性能、设计、功能都比我们测的bong1提升了许多。关键是价格,其价格才99元,随后其将bong1的售价降为345元,这不仅让刚刚买了bong1的用户感到心寒,同时也证明了其利润空间之大。并且2代还没正式铺货(我在官网预定了一个月了到现在还没发货),bong1就下架了,这种对消费者的态度让人费解,所以我们给出了较低的性价比得分,使其本就不高的分数拉低了一些。
选购指南:选对产品很重要
▲琳琅满目的手环,如何选择呢?
那么,评测完了就这么结束了吗?这样好吗?我们还是想通过这段时间坚韧不拔的测试帮助大家了解这些产品各自的优点和不足,核心思想还是帮助大家选择适合自己的智能手环,如果你近期打算购买的话。
毋庸置疑,三星手机用户最佳的选择是三星Gear Fit,它不仅是首款曲面屏智能手环,还在于其非常高的性价比,以及在各项测试中的综合表现都相当出色。另外,这是一款佩戴舒适,外观时尚个性的设备,它拥有智能手表的翻转手腕显示功能,三四天的续航同样能让人接受。
而你看到了,在我们测试的这些手环中,目前大多数在1000元以内,国内参与测试的几个产品价格不菲,但是实际表现却跟价格严重不匹配,所以我们建议当前想买智能手环的朋友可以绕道而行了,还是选择国外的几款产品比较靠谱,至少在数据测试方面相对准确,多花一两百块钱买个放心。
如果你是时间控,那么我推荐你选择三星Gear Fit(三星用户)、Fitbit Force(或它的迭代产品Charge/Charge HR,即将登陆国内市场)以及Misfit Shine。最不济你还可以选择Garmin Vivofit,只要平时注意点儿别让它“跑”了就行,如果你喜欢炫耀,那么Vivofit则是最能满足你的设备,因为它在计步方面的激进可以让你的运动数据华丽异常。
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个低调内敛成熟稳重闷骚型,那么你可以尝试购买Jawbone UP24,现在入手要比前些日子优惠300元,而且它的佩戴方式是最自然、舒适的,不过它没有屏幕是一个缺憾。
对于女孩子,我们强烈向你推荐Misfit Shine和三星Gear Fit(前提是三星手机用户),或时尚优雅,或个性十足,首饰品的属性更加强烈;对于男性朋友,我强烈推荐Jawbone UP24和Fitbit Force及后续产品,粗犷的气质和硬朗的造型足以让你成为一位注重品质的绅士。
其它的统统不用考虑了。通过测试,这些手环作为第一代或第二代产品总是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比如无法自动识别运动和睡眠状态,仅能通过计步来估测卡路里消耗、行走里程等,但是我们平时锻炼的时候,很多力量型运动则不被计算在内,尤其当我们在健身房、操场或小区健身场所进行上肢力量锻炼或腹部力量锻炼时,对卡路里的消耗是巨大的、同时锻炼的效果是最明显的,这不是简单的走走跑跑能比的,所以未来的智能手环应该解决这些核心的问题,而不是停留在肤浅的计步、里程这方面。
▲这样的运动刚需,目前智能手环无法监测到实际运动量,这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不过最近打算购买智能手环的筒子们,我依然建议大家耐心等待一下,为什么呢?最近Jawbone、Fitbit、Misfit和Garmin们都推出了新一代智能手环,功能更加丰富、已经能具备自动识别运动或睡眠状态,部分产品甚至拥有8颗传感器。另外,像微软这样的巨头也已经推出了首款智能手环Microsoft Band,是目前逼格指数最高的智能手环,售价折合人民币1200多块钱。
有这么多好的迭代产品,大家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等待它们国内上市,购买新品;一种是等待新品上市老款清仓时以更加低廉的价格入手老款,要的是性价比。这跟买iPhone的攻略是一样的。
总结:
综上所述,基本上在各项测试环节,国内手环跟国外手环还差着好几个姚明的身高,无论是设计、还是做工还是理念,更别提运动和睡眠数据追踪、算法以及对APP软件的优化了,几乎都不在一个档次上(咕咚2除外)。国内品牌大多都还停留在初级的模仿阶段,将适用于西方人运动或睡眠习惯的监测功能直接拿来主义用在国内消费者身上,你觉得合适吗?用二维码扫一扫宫保鸡丁或糖醋里脊,它能识别出摄入了多少卡路里吗?跑步跟走路所消耗的卡路里能划等号吗?bong所谓的自动识别运动状态在Misfit和Fitbit面前总是显得尴尬。当然,大家也看到了,我们测试的6款外国品牌智能手环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只是做得比国内好很多,也更用心,除了索尼SWR10之外。
归根结底,大家都知道可穿戴是未来和趋势,却没想明白可穿戴到底要怎么玩儿,这是个全球性的难题,不仅对这些个小品牌和新兴品牌,即使对苹果、谷歌和微软这样的科技巨头,也都一头雾水着呢。那就,继续努力吧。
【感谢您阅读本文,假如喜欢请点“喜欢”支持我们,我们会做得更好】
大家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关注中关村在线可穿戴频道微信公共账号“智取未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