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在线

笔记本

与重达5斤游戏本同台竞技AI性能 OMEN暗影精灵10 Slim 14优势在哪

OMEN暗影精灵10 Slim 14 AI游戏本(后简称暗影精灵10 Slim 14)的轻薄便携程度与主流轻薄本并没有区别,但却有着游戏本中常见的硬件规格,这种奇妙的组合让身边不少同事感到新鲜,并且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然,也有一些同事发出质疑,作为一款AI游戏本,它相比传统游戏本到底有哪些优势,它的AI性能会不会因为轻薄而大幅缩水。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些问题。

一、为暗影精灵10 Slim 14选了一位重量级对手

我给暗影精灵10 Slim 14选择的对手是一台裸机重量超过2.3kg的游戏本,这种接近5斤的体重在游戏本中是比较常见的。为了对比的公平,选择的这台游戏本采用了与暗影精灵10 Slim 14一样的RTX 4060 Laptop独立显卡,不过处理器稍有不同,暗影精灵10 Slim 14采用的是英特尔最新一代Ultra处理器,型号为Ultra7 155H。对标的游戏本采用的则是i7-14650HX,两者均有着16个物理核心,不过后者线程数更多、频率更高。

当然,如果从处理器的角度来看,这项对比并不公平,暗影精灵10 Slim 14会存在一定的劣势。

二、便携性秒杀传统游戏本

下面我们先解答第一个问题,暗影精灵10 Slim 14相比传统游戏本到底有哪些优势。

第一个优势显而易见,那就是暗影精灵10 Slim 14的便携性是传统游戏本望尘莫及的。这里主要考量两个维度,一个是重量,另一个是厚度。

直接看实测数据。

重量方面,暗影精灵10 Slim 14裸机称重为1637g,这样的重量与同尺寸集显轻薄本没有任何区别,拿在手里非常轻便。相比之下,作为传统游戏本代表的对比机型,裸机称重2337g。这是比较标准的游戏本重量,拿在手里沉甸甸的。

如果再算上适配器的话,那么暗影精灵10 Slim 14的优势就更加明显。它的适配器称重477g,而对比机型的适配器称重达到了862g,几乎是两倍。事实上,暗影精灵10 Slim 14加上适配器的重量,都要比对比机型裸机还要轻。

厚度方面,暗影精灵10 Slim 14的厚度控制在了17.99mm,与同尺寸集显轻薄本处于同一水平。而对比机型的厚度来到了23.5mm,拿在手里能够明显感觉到厚了一大截。

暗影精灵10 Slim 14又轻又薄,在便携性方面与轻薄本无异,便携性大幅度领先于传统游戏本。如果再考虑上硬件的话,同样的轻便程度,它相比轻薄本在性能方面有着明显领先优势,堪称全能。

三、实际体验好太多了

第二个优势在于暗影精灵10 Slim 14在实际运行时的体验比传统游戏本好太多。这里以运行AI应用Stable Diffusion为例,同样考量两个维度,一个是噪音,另一个是温度。

首先是噪音。在运行Stable Diffusion过程中记录噪音,记录点选择正常坐姿下人脸位置。暗影精灵10 Slim 14运行过程中实测噪音值为43.6分贝,这个数值什么概念?你靠近冰箱听到的嗡嗡声,差不多就是这个分贝值。实际能够听到轻微的风扇声,如果在办公环境下,恐怕很难察觉到。而对比机型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实测噪音值达到了54.4分贝,这个数值已经能够影响到正常睡眠了,实际听感也是非常吵,风扇持续发出明显的噪音,很容易让人心浮气躁。

温度方面,主要记录了4个点位,分贝是左右掌托、S键和L键,这些是用户经常触碰的地方。

暗影精灵10 Slim 14左右掌托的实测温度分别为30.2℃和30℃,低于我手腕处的33℃,初次碰到会有一点点凉的感觉。S键处的温度为33.4℃,L键处的温度为33℃,比腕托处稍高一些,不过实际触感连温热都算不上。

对比机型的腕托处温度分别为,左腕托29.3℃,右腕托30.3℃,这两处的温度与暗影精灵10 Slim 14相差不大。不过A键处的温度来到35.6℃,L键处的温度就比较夸张了,来到了40.1℃,这是能够明显被感知到的温度,第一次碰到会觉得有些热。很明显,此时游戏本是有高温区域的,虽然还没有达到影响使用的地步,但相比暗影精灵10 Slim 14,对比机型的温度控制显然略逊一筹。

综合看下来,暗影精灵10 Slim 14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仅噪音低,而且温度控制优秀。游戏本较为明显的噪音对于使用的影响非常大,如果过程中经常碰到高温区域,那么体验将会进一步打折扣。

四、理论AI性能差距并不大

下面我们解答第二个问题,那就是暗影精灵10 Slim 14的AI性能会不会因轻薄而缩水。事实上暗影精灵10 Slim 14在绝对AI性能上肯定与对比机型有差距,除了前面提到处理器不同外,如此小巧的机身也会限制性能的发挥。其实这个问题的核心并不在于是否有差距,而是差距到底是多少。如果差距不大,综合前面提到在便携性和体验方面的优势,那么完全可以接受。

我们进行的第一项测试是理论性能测试,使用的软件是UL Procyon。这款软件提供了多个AI测试项,我们选择的是AI计算机视觉基准测试下的NVIDIA TensorRT版本,推理设备选择RTX 4060 Laptop。

暗影精灵10 Slim 14在精度为float32下的成绩是714分,在精度float16下的成绩是1518分;对比机型在精度为float32下的成绩是809分,在精度float16下的成绩是1703分。

综合来看,暗影精灵10 Slim 14在AI理论性能测试方面与对比机型的差距在10%左右,这个差距并不是特别大,个人觉得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而且这只是理论测试,实际情况是否如此,还需要进一步实测。

五、AI应用实测,需视情况而定

实测部分,我们选择了Stable Diffusion这款AI软件进行测试,测试为文生图,设置的分辨率为512x512,迭代步数为20,采样方法选择DPM++2M。记录生成1张、5张、10张、15张、20张所用的时间。

暗影精灵10 Slim 14在这项测试中的成绩分别为:生成1张用时6.4秒;生成5张用时17.1秒;生成10张用时33秒;生成15张用时49.3秒;生成20张用时65.4秒。从成绩来看,暗影精灵10 Slim 14文生图的速度还是非常可观的。

下面看一下对比机型的成绩。生成1张用时6.2秒;生成5张用时16.2秒;生成10张用时30.7秒;生成15张用时44.7秒;生成20张用时57.8秒。

这两组成绩非常有意思,可以看出来,如果单次生成的图片不是很多的时候,两者的差距会比较小。比如单次生成少于5张图的话,两者用时差距会在5%以内。但看具体时间的话,生成1张图的差距在0.2秒,生成5张图的差距在0.9秒,这是非常短的时间,个人觉得这种程度的差距对于体验的影响并不大。

不过随着生成图片的数量越多、运行的时间越长,最终差距会定格在10%左右,这一点与理论测试吻合。

也就是说,如果运行AI应用的时间不是特别长,比如使用Stable Diffusion生成1张图,或者在Photoshop中通过AI自动填充,亦或者在剪映中对人物抠像,那么暗影精灵10 Slim 14的效率与传统游戏本差距会非常小,甚至感知不到。在这些场景下,暗影精灵10 Slim 14处理AI任务的表现与传统游戏本并不会有本质上的差别。

六、总结

在理论层面上,暗影精灵10 Slim 14处理AI应用的效率可以达到搭载同款显卡游戏本的90%左右。如果放在现实场景中,差距会进一步缩小到5%左右,最终用时可能仅仅是几秒的差距。也就是说,暗影精灵10 Slim 14用小于10%的性能损失,换来了42%的减重、30%的减薄,运行噪音低24%,键盘表面温度低14%。你将会获得不输轻薄本的便携性,比传统游戏本好上一大截的使用体验。

如果从使用场景的广度和体验感两个角度来看,那么暗影精灵10 Slim 14 AI游戏本无疑是绝对的优胜者。

目前正值618,OMEN暗影精灵京东自营店除了有力度超大的促销外,全系还支持180天只换不修,入手AI游戏本,就是现在!

点此直达OMEN暗影精灵家族促销专场

展开全文
人赞过该文
内容纠错

相关电商优惠

评论

更多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读过此文的还读过

点击加载更多
说点什么吧~ 0

发评论,赚金豆

收藏 0 分享
首页查报价问答论坛下载手机笔记本游戏硬件数码影音家用电器办公打印 更多

更多频道

频道导航
辅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