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在线

液晶电视

【洞察报告】护眼需求高涨,科学认知与健康用眼习惯亟待提升

中国因其高近视率而被戏称为“近视大国”,这种描述并非夸张,根据最新的数据,中国的近视人数已经攀升至6亿,并且这一数字还在持续上升中,更令人关注的是,近视问题不仅在成年人中普遍存在,越来越多的孩子也受到了这个问题的困扰。而与“近视大国”相对应的则是,近80%的中国人每天盯着电子屏的时间超过4个小时,而中国儿童、青少年受环境影响,也在高频接触电子屏。显然,我们不得不把电子屏的观看时间与近视等眼睛健康问题相互关联起来,而实际上确实如此。

据国外一则调查统计显示如果儿童,青少年,每天持续玩手机超过两小时,连续使用手机三个月,可使得视力从1.0下降到0.5,这是非常可怕的。根据医学分析,长时间双眼紧盯屏幕,由于亮度和视距频繁闪烁变化,眼睛为看清屏幕上的文字和图形,必须紧张地进行自我调节,这样眼睛的调节肌尤其是睫状肌必须频繁运动,容易造成视疲劳。另外长时间近距离观看屏幕,使晶状体过度屈曲,时间一长可导致睫状肌痉挛,容易变成不可逆的近视。

正是考虑到手机,平板,电视等电子屏幕对现在国人眼睛健康,近视状况的深度影响,中关村在线发起了《屏幕使用与护眼健康关注问卷调研》活动。此项调研活动,以“‘睛’彩世界,从护眼开始”为主题,旨在深入探究了当代成年人与青少年的用眼习惯、眼睛状况,以及他们对护眼知识的理解与实践。经过一周线上用户调研,我们收集到了接近2183份问卷结果,这些宝贵的数据为我们进一步帮助国人研究和解决视觉健康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电子设备与眼睛健康的关联

本文开头已经表述过,80%的国人每天使用电子屏幕超过4小时,这一数据结果与中关村在线发起的《屏幕使用与护眼健康关注问卷调研》的调研结果不谋而合。

在《屏幕使用与护眼健康关注问卷调研》的调研结果来看,大部分受访者用手机进行影音娱乐、游戏娱乐及办公沟通,其中使用手机超5小时的用户占比高达39%,观看电视4小时及以上的用户占比2%。

另外,在调研结果中我们还能看到,其中约有7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存在不同程度的近视,近视500°以上的占据39%,且在这些受访用户中,大多数人在长时间使用电子屏幕的过程中出现过诸如眼睛干涩、酸胀、头疼、头晕、注意力下降等症状。

由此可以看出,长时间观看电子屏幕与视力健康有着高度关联,对人们的视力影响是显著的,这一结论也得到了97%的受访者的认可。

屏幕时代对眼睛视力的挑战

既然已经意识到电子屏幕对眼睛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为什么还有国人还有如此高的近视率,是国人不重视眼睛这一“心灵的窗口”吗?其实不然,在调研结果显示的数据中显示出截然相反的结果。

仅从调研结果来看,公众对于护眼的需求关注度非常高,有高达97%的受访者意识到了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对眼睛的伤害,同时也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已经或愿意尝试使用具有护眼功能的电子设备。

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第一,99%的受访者认为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对眼睛造成伤害,但仍有85%的人在白天长时间观看屏幕后,还会偶尔或经常在关灯后继续使用手机。

第二,91%的受访者认同减少电子设备使用时间、选择护眼屏幕技术产品、使用防蓝光滤镜或眼镜等措施对保护眼睛有益。在实际生活中,仍有38%的受访者每天使用手机超过5小时,并未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眼措施。

从以上数据我们也能看出,虽然大众对护眼需求强烈,且绝大部分人已经出现视疲劳或者近视的情况下,但实际控制使用屏幕时间的意愿并不强烈,甚至有对视力健康不管不顾,顺其自然的消极心态,这一情况极大地增加了视觉健康甚至身体健康的风险。

科学认知决定护眼行为和效果

除了护眼意愿不够强烈,护眼行为缺乏自主性以外,针对屏幕对眼部健康的影响,很大一部分用户存在科学认知上的偏差。

调查中显示,35%和31%的用户认为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手机和笔记本更加护眼,另外15%和12%的受访用户认为电视和显示器更护眼,这一调查结果显示,人们在电子屏幕对眼睛健康的认知方面仍然存在巨大偏差。

其实,由于手机屏幕偏小,用户往往难以保持合适的观看距离,导致眼睛疲劳加剧,而电视屏幕较大,观看距离相对较远,对眼睛的负担相对较小。有趣的是,调查中有83%的电视用户表示会保持适当距离和坐姿观看,以保证用眼健康,但在手机用户中,虽有71%的用户声称会采取护眼措施,而在生活中,他们却往往难以保持适宜的观看距离,导致眼睛疲劳加剧。

通过上述调查,与其期待人们调整使用电子屏幕的习惯(比如,确保适宜的观看距离、正确的坐姿以及适度地使用时间),不如提升显示设备的护眼性能(比如,减少蓝光危害,降低眩光影响,降低蓝光加权辐射亮度等),实现帮助电子屏用户被动护眼。

其实,人们对多种护眼措施的重要性已经有了深度认识,愿意采取“减少电子设备使用时间”和“使用防蓝光滤镜或眼镜”等方法保护自己的眼睛健康。

总结:

对于此次调研以及进行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尽管人们已经意识到视觉疲劳等视觉健康问题的存在,都有过屏幕眩光带来的不愉悦体验,而且有意愿了解和选择拥有护眼功能的显示设备,改善自身视力健康。但是,苦于不清楚什么样的屏幕或者相关参数对于护眼更重要,以及在手机,电视等产品谁更护眼的问题上产生的偏差,致使影响了国人选择真正可以护眼的显示设备,最终导致国人视力健康长时间得不到有效缓解。

因此,提高科学护眼知识的普及、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护眼观念、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推动护眼产品的研发与市场规范等诸多举措势在必行。只有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护眼产品需求,帮助用户做到科学护眼,才能扭转“近视大国”这一现状。

对此,中关村在线将委托权威机构,发起一项深度检测报告,以严谨的数据和科学论证来探寻电子产品的护眼之道,为公众提供科学、实用的护眼知识指导,助力消费者做出更明智的护眼产品选择,引导用户形成更科学、更有效的护眼习惯,同时也为企业研发与推广护眼产品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和市场洞察。

敬请期待这份深度解析护眼问题的专业报告,让我们共同探寻科学护眼之道,共筑明亮未来。

展开全文
人赞过该文
内容纠错

相关电商优惠

评论

更多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读过此文的还读过

点击加载更多
说点什么吧~ 0

发评论,赚金豆

收藏 0 分享
首页查报价问答论坛下载手机笔记本游戏硬件数码影音家用电器办公打印 更多

更多频道

频道导航
辅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