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发展,佳能专微RF镜头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今年,佳能又为摄影爱好者带来了一款重量级新品,它就是RF200-800mm F6.3-9 IS USM。这枚镜头也是佳能RF远摄变焦镜头中,第一款长焦端可达800mm的产品。而且得益于短后对焦距离和大口径带来的设计灵活性,RF200-800mmF6.3-9 IS USM镜头在超远摄镜头中绝对算得上紧凑轻便。不到32cm的长度和2050g的重量有着更好的机动性。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佳能RF200-800mm F6.3-9 IS USM参数规格
镜头焦距:200-800mm
镜头结构:11组17片
光圈叶片:9片(圆形光圈)
最小光圈:32-51(1/3级为单位)
最近对焦距离:约0.8米(200mm时)
最大放大倍率:约0.25倍(200mm时)
驱动系统:NANO USM超声波马达
手抖动补偿效果:约5.5级(基于CIPA测试标准,焦距800mm,使用EOS R时,俯仰轴与摇摆轴方向)
滤镜直径:95毫米
最大直径及长度:约Φ102.3×314.1毫米
重量:约2050克
佳能RF200-800mm F6.3-9 IS USM采用了11组17片的光学结构,配备了3枚UD(超低色散)镜片,有着良好的色像差校正效果,实现了从画面中心到边缘的高画质表现。变焦镜片分散为6组,一直了变焦时的画质波动,在这个焦段范围内都可以获得稳定的画质输出。
镜头配置了9叶片圆形光圈,在200mm端时可以实现0.8m的最近对焦距离以及0.25倍的放大倍率。镜头配置了IS光学防抖机构,可以实现约5.5档的抖动补偿效果。NANO USM超声波马达,为这枚长焦镜头提供了强劲的对焦驱动力,因此对焦速度非常快。
镜头外观介绍
佳能RF200-800mm F6.3-9 IS USM镜头采用白色涂装,这也是佳能长焦镜头的传统之一。镜身采用了对日光中红外线具有很高反射率的白色新涂料,可以有效抑制镜头温度的上升。不仅如此,镜头还采用了镜筒外层与镜片支撑层的双层结构,通过优化镜片支撑位置,控制热量的传导路径,从而避免外层热量直接传递至镜头内部。在烈日下拍摄镜筒温度也不易上升,具有很好的拍摄体验。
白色涂装的佳能RF200-800mm F6.3-9 IS USM镜头镜头自上而下分别是白色镜筒、变焦环、变焦阻尼调整环、Fn按键(2个)、功能拨杆区域(AF/MF切换、防抖开关)、对焦环/多功能控制环以及脚架环。
镜头采用外变焦设计
变焦环和变焦阻尼调整环
RF200-800mmF6.3-9 IS USM镜头采用外变焦设计,宽大的变焦环附以橡胶材质,变焦操作时得心应手。位于变焦环下面的变焦阻尼调整环,可以根据用户实际需要,改变操作变焦环时的阻尼大小。2个Fn按键可以根据个人使用习惯,分配不同的功能提升拍摄效率和操作便利性。
对焦环/多功能控制环
佳能RF200-800mm F6.3-9 IS USM镜头将对焦环和多功能控制环整合起来,通过镜头侧面的功能拨杆进行功能切换。多功能控制环也是佳能RF镜头的特点之一,允许用户将感光度调节、快门速度等功能进行自定义分配,让用户咋使用时更加得心应手提升拍摄便捷性。
脚架环和脚架托
佳能RF200-800mm F6.3-9 IS USM镜头配置了脚架环和脚架托,脚架环不可拆卸但是可以调整方向。脚架环上有2个背带孔,方便用户在外出拍摄时将背带直接穿系在镜头上。
前镜组特写
作为一枚超长焦镜头,佳能RF200-800mm F6.3-9 IS USM镜头的滤镜口径达到了95mm,前镜片采用了氟镀膜不易沾染灰尘和油污。镜头卡口处的12枚金属触点,可以更高效快捷的与机身传输数据。
金属卡扣和12枚金属触点
与其他佳能“白炮”一样,佳能RF200-800mmF6.3-9 IS USM镜头也配置了硕大的圆形遮光罩,将遮光罩与镜头安装在一起显得霸气十足,遮光罩采用旋转卡扣式安装,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圆形遮光罩
RF200-800mmF6.3-9 IS USM虽然不是L级镜头,但同样具备应对野外拍摄的高可靠性。镜头操作环、开关处等可动部位采用了防水滴防尘结构。
镜头各焦段分辨率测试
在分辨率测试环节,我采用的是拥有4500万有效像素的佳能全画幅微单相机EOS R5,针对这枚镜头的200mm、400mm、600mm和800mm端进行测试。测试时使用光圈优先模式,感光度设定为ISO 100,使用RAW+JPEG格式记录,光圈逐级变化。最后100%放大并截取画面中心和边缘的画面进行对比。
在200mm端这枚镜头的分辨率表现很好,光圈全开情况下画面中央和边缘的细节呈现都很优秀。F8和F11两档光圈下的分辨率表现最佳,而从F16开始分辨率有所下降,但即使在F22的小光圈下画面细节呈现还是非常多的。
这枚镜头在400mm端和600mm端的分辨率表现令人惊喜,从最大光圈开始一直到F16光圈下,无论是中央还是边缘的细节呈现都非常丰富。F32最小光圈下的分辨率下降明显,但考虑到是在百分百放大的前提下,实际拍摄中这样的分辨率表现也是完全可以的。
800mm端最大光圈是从F9开始的,从上面的图片我们可以看到,画面中央区域从F9开始一直到F22光圈下,分辨率表现都很不错,边缘地区也仅仅是从F22光圈开始显得松散。
800mm端实拍照片锐度展示
上面这张照片是我用EOS R5搭配这枚镜头拍摄的鸽子,百分百放大照片可以看到鸽子眼睛与羽毛的细节非常丰富,整体成像锐度非常高。
镜头鬼影眩光、色散测试
佳能RF200-800mm F6.3-9 IS USM镜头的光学结构为11组17片,其中包括3片UD(超低色散)镜片,获得了良好的色像差校正效果,从画面中心到周边不易出现渗色,实现了高画质。且变焦镜片分散为6组,抑制了变焦时的画质波动,整个焦段范围内都获得了稳定的画质。
200mm端鬼影眩光实拍
800mm端鬼影眩光实拍
在测试时,我们分别使用镜头200mm和800mm端直接拍摄太阳,从实际拍摄效果来看,200mm端只有轻微的眩光情况和800mm端的抗眩光表现非常优秀。其实在实际拍摄中,我们不太会直面阳光拍摄,这个测试只是来检测镜头在极限条件下的光学性能。从实际表现来看佳能RF200-800mm F6.3-9 IS USM镜头在这方面的表现是非常优秀的。
而在色散方面,这枚镜头表现出了优秀的控制能力,200mm和800mm端光圈全开情况下,也看不到出现色散情况。这与其优秀的光学结构有关,当然也和这枚超长焦镜头光圈不是很大有关系。
200mm和800mm焦段色散控制实拍
镜头暗角和畸变测试
佳能RF200-800mm F6.3-9 IS USM镜头在200mm端和800mm端,光圈全开的情况下仅有非常轻微的暗角情况,表现非常优秀。而在畸变测试中,这枚镜头仅在200mm端有着非常轻微的枕形畸变,而在800mm端则没有出现畸变情况。
200mm端暗角测试
800mm端暗角测试
200mm端畸变测试
800mm端畸变测试
镜头对焦和防抖测试
佳能RF200-800mm F6.3-9 IS USM镜头搭载了NANO USM超声波马达,在提供高速、精准对焦体验的同时,还更加安静并有助于镜头的小型化。
从上面的录屏视频可以看到,这枚镜头在对焦时迅速、准确,不拖泥带水。配合佳能EOS R5的第二代全像素双核CMOS AF技术,可以迅速锁定拍摄主体。在生态、体育等摄影题材中,可以为用户捕捉到更精彩的瞬间。
RF200-800mmF6.3-9 IS USM镜头内置光学手抖动补偿机构。可通过镜头的陀螺仪感应器检测抖动,获得5.5级快门速度的抖动补偿效果。与具备机身防抖的EOS R5搭配使用时,机身与镜头可实现协同防抖,800mm端可实现5.5级防抖。
焦距:800mm、快门时间:1/80s、光圈:F9、感光度:ISO 2500
百分百放大截图
上面这张照片是手持拍摄的,焦距800mm、快门速度1/80s,凭借着出色的防抖性能,即使明显低于安全快门速度也可以获得清晰的影像,百分百放大照片细节清晰可见。
镜头实拍样片和总结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佳能RF200-800mm F6.3-9 IS USM镜头搭配EOS R5机身所拍摄的一些样片吧。题材涉及城市风光、鸟类生态以及火箭航天的题材,这也是这枚远摄镜头所擅长的领域。
焦距:800mm、快门时间:1/400s、光圈:F9、感光度:ISO 200
焦距:800mm、快门时间:1/640s、光圈:F9、感光度:ISO 200
焦距:800mm、快门时间:1/640s、光圈:F9、感光度:ISO 800
焦距:800mm、快门时间:1/1000s、光圈:F9、感光度:ISO 800
焦距:324mm、快门时间:1.3s、光圈:F9、感光度:ISO 100
焦距:227mm、快门时间:0.6s、光圈:F7.1、感光度:ISO 125
焦距:800mm、快门时间:1/500s、光圈:F9、感光度:ISO 320
焦距:800mm、快门时间:1/60s、光圈:F9、感光度:ISO 2500
焦距:637mm、快门时间:1/250s、光圈:F16、感光度:ISO 250
焦距:637mm、快门时间:1/250s、光圈:F16、感光度:ISO 250
佳能RF200-800mm F6.3-9 IS USM的出现,进一步拓展了RF镜头体系的边界。这枚远摄镜头广泛适用于运动、生态、航空摄影等题材的拍摄。虽然并非红圈镜头,但是无论从光学素质还是镜头做工,RF200-800mm F6.3-9 IS USM都展现出了相当高的水准,画质表现令人满意,操控也非常顺手。14,339元的售价对于这样一枚远摄镜头来说也并不算高,搭配自家1.4x、2x增距镜,更是可以实现1120mm或1600mm的超长焦性能。如果您喜欢生态或航空摄影,那么这枚远摄镜头是不容错过的选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