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重新聊起甲醛这个话题,是因为在网上看到了很多没有实验论证的错误科普,甚至出现了各种“甲醛骗局”、“甲醛无害论”、“甲醛智商税”。今天就挑几个常见的误区,和大家正经的聊一聊怎么正确的看待甲醛、如何正确的应对甲醛。
01 甲醛释放周期15年?
先举例一个日本横滨国立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做的长期调研实验。研究小组对3栋建筑的甲醛和27种有机化合物的室内室外浓度进行了对照测试,3栋建筑竣工时间分别为2周、8个月和10年。
竣工2周的建筑,甲醛高出室外74-160倍,化合物总水平(TVOC)高出室外5.9-13.5倍;竣工8个月的建筑,甲醛含量仍比室外高43倍;竣工10年后,甲醛浓度仍高出室外浓度6倍,不过其绝对水平已达到无害程度(48μg/m3)。
可见甲醛释放的周期有多漫长。网上很多文章称甲醛的最长释放周期是15年,但是目前没有任何科研实验来支持这个结果。而根据甲醛的特性,人造板材中的甲醛挥发可能是“无止境”的。但是,随着时间的递增,其挥发的浓度也是不断衰减,只要不是不达标的板材,2年之后浓度基本稳定,对人体的威胁会下降很多(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风险)。
02 大豆蛋白胶为什么没有代替脲醛树脂胶?
大家都知道实木的家具很贵,特别是名贵木种,大批量走大众化市场是不太现实的。人造板材成为了最佳替代品,不仅便宜比实木可塑性更强,大家常听到的多层实木、颗粒板都属于人造板材。而从单元形态上来划分,可以分为MDF(中密度纤维板)、刨花板(颗粒板)、胶合板。
除了纤维板不用胶黏剂之外,其他都需要用到胶黏剂。但是纤维板本身的制作过程并不环保,生产一吨纤维板大概要产生七八十吨废水,而且这些废水的处理难度也非常大,其市场价值完全配不上其高昂的成本。
全世界运用最为广泛的胶黏剂就是脲醛树脂。为什么明知道它会释放甲醛,还要用这个胶水呢?因为便宜,一吨这样的胶水才两千块,而无醛添加材料一吨都上万了。
近年还有一些新研发的环保胶部分大厂也在用,比如大豆蛋白胶、木质素、淀粉胶等,但并没有大范围普及起来,除了材料本身贵,其制作工艺的难度也非常高,最明显的就是胶合强度差,用的多还粘不牢。
无醛添加材料研发艰难而坎坷,每年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不停地在更新,但是一直都没有新产品在工艺、效果和成本之间取得一个很好的平衡。
03 E1、E0、F4真的够用吗?
我国人造板甲醛释放量的强制性标准一直都是GB18580,最新是2017版。但是这个标准只是准入门槛,最基础的要求而已,你没太大可能买到低于这个标准的板材,但如果商家只是给你拿出这个认证文件,那就要小心了。
市面上更多品牌强调的是E1、E0、F4这些环保等级,但如果没有限制用量的话,就算是F4,都有可能会超标。比如你家里一个房间有木地板、定制衣柜、板材桌/椅/床这些,虽然单个产品的释放量都是达标的,但是叠加在一起,在一个固定且相对封闭的空间里,就可能爆表了。
比如,最高标准的F4,依据新国标GB/T 39598-2021进行计算,在100平米的空间面积内,F4级板材安全用量在23℃下是83.6张。你可以粗略的估算一下家里,所有的板材家具加起来有没有84张?当然这是在没有经过时间“洗礼”状态下的安全用量。
04 脱离剂量谈毒性,适用于甲醛吗?
前文也提到了甲醛浓度会随着时间的递增而逐渐下降,所以很多大v都在讲“脱离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这样的话,但这句话并不是普遍正确的,因为这句话仅仅适用于那些有阈值的危险物品。但是甲醛的阈值是多少呢?按照美国最严苛的要求,甲醛CREL(长期暴露参考水平)值应当低至9μg/m3,我国的标准甲醛安全限值是70μg/m3,前者无疑是非常难以实现的。
为什么最严苛的要求要限定在如此难以实现的阈值呢?因为甲醛已经被WHO确认为一类致癌物,确定的临床实验是可以导致鼻咽癌。对于一级致癌物是几乎不存在安全计量这一说,所以尽可能降低家居环境中的甲醛浓度是非常有必要的,致癌并不是说吸一口就换上癌症,也是在长期的积累中可能发生的病变,不要有幸存者偏差。
05 降低甲醛浓度的方法,10个有9个是智商税
想要降低甲醛浓度,那就先要了解室内的甲醛浓度是多少,做有针对性的治疗。目前市面上性价比比较高的测试仪是通过光电光度法原理检测的仪器,大家某宝自行查询。找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也是没问题的,如果数据没有弄虚作假的话,他们的结果更可靠。
开窗通风还是“闷放法”?
有人说一直开窗通风好,有人说紧闭门窗先把甲醛“闷”出来,再开窗通风好。这两个方法正确,却也不全都正确。从甲醛释放的理论条件来看,它要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是大名鼎鼎的“菲克第一定律”: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扩散方向的单位截面积的扩散物质流量(称为扩散通量)与该截面处的浓度梯度成正比(百度百科)。简单来说,当你屋子里甲醛浓度越高,家具中的甲醛释放就会越缓慢。
第二是得有良好的扩散通道供给甲醛“逃逸”,简单来说就是别把甲醛发散的路给堵住了,新买的柜子,抽屉和门都敞开着;新家具封贴的塑料、包装都撕掉;各种封边能处理的都先处理了。这些都是最有可能被忽视的,阻挡甲醛逃逸小细节。哪怕内外浓度差再大,它都只能缓慢的出来,这明显就增加的甲醛扩散的时间。
而甲醛扩散的特点是什么?最重要的就是环境温度,温度高于20℃,甲醛释放会呈线性增长,每增加5℃可能就翻一番了。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夏天温度高,全屋开窗通风,让室内有害物质撒开手释放。秋冬气温低了,就偶尔放个火炉、开开空调“焖一焖”。这样根据不同的温度条件采取不同的策略,才是最高效的释放甲醛的方式。
各类除甲醛产品,智商税重灾区
从甲醛缓慢释放的特性来看,它就不可能被一两次的除甲醛行为根除。比如带货常见的甲醛清除剂,它能在一定的条件下,与甲醛发生化学反应,从而生成对健康没有危害的其它物质,以此来减少室内的甲醛浓度,但是这种反应很快就发生完了,一遍一遍的用和开窗通风有啥区别?
此外光触媒(二氧化钛),需要在紫外线下激发,但室内环境下紫外线的强度极低,而且它的反应条件严苛,在技术的高效应用上还是有难度。类似的还有二氧化锰,羟基自由基的氧化,但结果是催化剂很容易中毒失活。
以及民间偏方炭包、绿萝、柚子皮,炭包吸附一定程度可以缓解甲醛浓度,但是谁也不清楚什么时候它就吸附满了,满了之后就会再次释放出来,如果你能坚持定期更换也不错。而绿萝、柚子皮就更不用说了,基本都掩耳盗铃的精神食粮。
除了开窗通风,最便宜且最有效的降低甲醛浓度工具
电风扇。你没看错,就是为了加速室内空气流动,并不是每一个房子都是高层住宅+南北通透,很多情况下需要一些设备来辅助通风。你可以把风扇放在窗边开启之后朝着屋内吹,比新风系统、空气净化器的循环效率要高太多。前提是室外的空气质量不要太差。
壁挂新风机。如果遇得到室外空气质量不好,或者晚上睡觉时,壁挂新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先把屋内的空气循环几遍,甲醛的浓度才会降下来(土豪24小时开)。现在的壁挂新风都有智能预约功能,回家或者睡觉前提前3个小时开启,室内甲醛浓度基本会有大幅度的下降。
空气净化器。空净的净化效率相比前两者又慢了一点,但也属于有用的范畴。不过市面上除醛的产品鱼龙混杂,一定要选择靠谱的品牌,有相关除醛检测认证报告的产品才行。当然和新风一样,滤芯的耗材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不锈钢家具。不要以为不锈钢很low,其实它的价格比很多板材都要贵。它原本主要用于地下室应对极端潮湿恶劣环境的家具,但在设计师手里已经变成了现代家居装修的一种潮流风尚了。关键是它的环保等级秒杀所有板材,无一例外,而且非常抗造。除了贵和显得冰冷之外,几乎找不到缺点。
水洗。甲醛不仅来自于板材,家里新买的窗帘、衣服都有甲醛,购买之后用清水洗涤一遍很有必要,因为甲醛溶于水。
写在最后:了解了甲醛的特性,我们才能对症下药。大家不必过分恐慌,也不能肆无忌惮。无醛添加材料从人造面板工业诞生以来,人们就一直在研究着了,期待真正的无醛家居环境早点到来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