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在线

云计算

软件长在云上的时代,KubeSphere如何做到“一步跨入云原生”?

毫无疑问的是,现如今的物理世界正在被数字化技术重塑,随着DevOps、容器、微服务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云原生也正在从互联网行业向制造、服务等传统领域扩展,成为了新的潮流。可以说,在当下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云原生已经成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企业需要建立云原生优先的战略,构建一体化全栈云原生平台。

事实上,云原生并不是新鲜的技术概念,根据CNCF的定义,云原生技术有利于各组织在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等新型动态环境中,构建和运行可弹性扩展的应用,容器、服务网格、微服务、不可变基础实施和声明式API,通过这些云原生的代表技术,定义一条能够让应用最大程度利用云的能力,发挥云价值的最佳路径。包括成本降低,提升业务效能等。

“未来的软件一定是长在云上的。”青云科技容器平台产品负责人于爽说到,“客户的业务,在未来更多的是依托于云的架构,不一定是公有云,不一定是私有云,但一定是依托于云的弹性可伸缩的、成本无限降低的这种架构去构建,在现在这个阶段,围绕着K8s、容器,微服务、DevOps可以得到更快速的落地。”

根据《2019-2020云原生实践调研报告》,已经有超过21.7%的受访者表示将云原生技术用于核心业务生产,超过38.8%的企业使用的容器数量在500个以上,也就是说至少有500个可拆成微服务的业务跑在K8s和Docker之上,预计未来还有更多的业务将向生产上迁移。可以观察到的是,云原生整个生态已经成为基础设施里最吸引人的技术领域之一,无论开发人员、运维人员、业务部门还是客户,云原生,容器和K8s都可以作为最简单便捷的抓手,带来更多的价值。

从2018年写下第一行代码开始,KubeSphere的定位就是一个围绕K8s、面向云原生设计的全球开源项目。到今年4月份,KubeSphere迎来了全新的3.1.0版本,主打“延伸至边缘侧的容器混合云”,通过集成KubeEdge,拓展“边缘场景”,实现大规模应用统一交付管理,并增加了“计量计费”功能,让基础设施的运营成本更清晰。

如今的KubeSphere,在经过三年的迭代之后,也已从一个单一的产品脱胎成为一个产品家族:包括用于虚拟机管理,可以独立交付,单节点部署的KSV;用于硬负载均衡的组件Porter;跨云应用分发的框架OpenPitrix;基于安全、健康度等方面考虑的集群巡检产品KubeEye;基于插件机制打包组件,实现在不同环境中交付的交付引擎KubeKey;在新一代云原生基础设施之上,为客户提供完整FaaS框架的开源项目OpenFunction;以及基于开源项目Kind的轻量化集群管理KubeOcean。

可以看到KubeSphere在三年的时间内衍生成为了一个产品家族,去支撑整个KubeSphere的生态。而KubeSphere作为整个青云云原生的基座,未来,更多青云的产品线也会依托于KubeSphere构建生态,向云原生基础架构上改造和迁移,例如NeonIO云原生存储产品、基于云原生架构的数据库产品RadonDB MySQL等等。

三年的时间,对KubeSphere,乃至青云科技本身,都带来了不小的改变,青云科技的公司定位现如今也成为了端到端的云原生服务提供商,并在这些年里通过KubeSphere“圈粉无数”,得到了整个市场的认可。这并不难理解,KubeSphere作为一个可以帮助企业节约成本、提高效率,能最大限度将一个技术平滑地传递到企业里的各个部门,同时屏蔽K8s碎片化的平台,很好地承担了以K8s作为内核的云原生操作系统的使命。

于爽认为,KubeSphere能够成功的原因,不外乎产品质量过硬坚持开源,以及贴近社区用户这三点。在他眼里,青云科技不只是一家云计算厂商,也是一家软件厂商,青云最初完成孵化的产品是云平台,现在已经孵化出了10条产品线,除了云平台,还有KubeSphere、存储等等,这是与其他云平台厂商有所不同的。而KubeSphere作为一个开放的产品,可以充分满足企业客户跨云的K8s管理诉求,通过KubeSphere,可以完全把客户的业务无缝地融合在一起,这也是KubeSphere得到AWS、Azure、DigitalOcean青睐的原因之一。举例来说,AWS在去年AWS QuickStart上架了KubeSphere,这也是QuickStart上架的第一个中国开源项目。

作为一个开源产品,开源社区自然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想形容社区用户与KubeSphere之间的关系,那一定是“鱼和水”这样交融的形态,优秀的社区用户,如中通、红亚科技这样的企业在促进整个社区的发展,KubeSphere也同样在为社区用户服务,维护着整个开源社区的完整性。

当然,KubeSphere也并不是那个独一无二的崽,市场上也有像OpenShift和Rancher这样的老牌容器平台,“KubeSphere和OpenShift是和平友好的竞争关系,红帽是开源商业化做的比较好的前辈,我们也借鉴了他们一些商业的理念”于爽表示。而具体到本地服务能力,包括产品深度体验的功能感受和客户服务方面,就是KubeSphere的优势所在。“不管是提供什么功能,日志、监控、微服务治理或是DevOps,我们的目标是在最短时间内把他的业务诉求解决好,比如比如我们微服务治理是基于Istio 开源项目去做的,用KubeSphere的人可以零基础地用微服务治理,他不需要学习Istio。但在其他平台上要自己写Istio 的YAML配置文件,这是比较头疼的。”于爽补充道。

在于爽眼中,基于开源社区的社区版与面向企业客户的商业版并不矛盾,两者最大的不同,就是从社区角度来看,是技术驱动社区,而站在青云商业产品线的角度,更多是服务于企业客户,是通过业务驱动。如何把握两者的平衡,也是青云整个团队,包括研发、产品经理、技术架构负责人共同谈探讨的结果。

如果说KubeSphere是“脚踏实地”,那么对于青云科技而言,“把底座的场景延伸得更广、方向更宽,围绕企业用户的诉求强化产品能力,把产品做到极致。”就是那个“仰望的星空”,可以看到的是,青云科技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9月底发布的KubeSphere 3.2.0里会支持GPU的工作负载和调度,包括监控、日志等;而年底发布的KubeSphere 4.0.0里,会发布前后端可插拔架构,给基于云原生标准的客户提供一整套辅助工具,让客户可以把自己的业务无缝嵌入到KubeSphere的管理体系中。

而围绕当下最热的信创,青云科技也在打造新一代的云原生基础设施,并做了很多前期工作,如芯片层面适配鲲鹏、飞腾等,操作系统层面适配麒麟、统信等。目前来看,基于青云的容器平台和存储产品,已经具备了云原生基座的最全面的框架能力,再结合上青云合作伙伴的能力和一些业务场景的能力,可以带来一整套信创云原生基础设施,帮助客户完成信创的落地,并实现基于一个容器云,整合不同的操作系统、不同的国产芯片的跨混合云的管理能力,实现“一云多芯”的解决方案。

“我们的定位也是基础设施的提供商”,于爽说道,“为了给客户可以快速交付这样的基座,我们打造了软硬一体机,把青云的容器平台和存储产品打包,最终有了KubeSphere KF3000 容器一体机这样的产品,其优势不仅在于软硬件方面的整合优化,也可以为整个链条的周期和成本带来极高的收益。”

如于爽所说,KubeSphere目前正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中落地,以某运营商科技子公司举例,现在已经把80多个物理节点运行在KubeSphere,组成跨机房容灾的架构,同时还在逐渐把更多的业务往容器平台上迁移,包括积分业务的前后端以及自有开发测试的整个业务链条。这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降本增效,该公司部署的超过1000个Pod中,大部分业务都是基于Java,带来了内存的消耗,通过统一的部署和管理,提升了整个基础设施的可管理性,并最大程度上降低了成本。

从虚拟化到云原生,企业数字化的进程已经深入到生产流程和运维管理中,从企业内部完成了数字化改造。云原生正在数字经济时代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如何快捷便利的获取云原生能力,则成了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而一直以来关注行业、关注应用、贴近社区用户的青云科技,正在用开源的KubeSphere,为行业用户带来降本增效的最佳选择。

展开全文
人赞过该文
内容纠错

相关电商优惠

评论

更多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读过此文的还读过

点击加载更多
说点什么吧~ 0

发评论,赚金豆

收藏 0 分享
首页查报价问答论坛下载手机笔记本游戏硬件数码影音家用电器办公打印 更多

更多频道

频道导航
辅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