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斌
候鸟迁徙——这个星球上最壮观的生命现象之一,仅在中国,每年就有近千万只候鸟飞行上千公里,分中、东、西三条迁徙通道辗转于全国各大栖息地之间。鸟类迁徙这个题材我持续拍摄了好几年,春秋两季经常都会随着迁徙的路线转战各地。
月影下的大白鹭
EOS 5D Mark IV,EF 800mm f/5.6L IS USM
F8,1/640秒,ISO 1250
鸟类摄影算得上是最具挑战性的摄影项目之一,每一幅动人作品的背后,都饱含了拍摄者的艰辛与努力。丰富的鸟类生态学知识、得力的摄影器材以及高超的摄影技艺都是决定拍摄成败的关键因素。
4月到5月,我再次踏上征途,选择了河南的黄河中下游流域,以及云南盈江的密林间,用镜头记录下不同鸟类的生存状态。 春季也正值鸟类的繁殖季,长出繁殖羽的鸟类,从形态上更具美感,同时也能拍到求偶、捕食、繁殖等丰富的行为。而黄河中下游流域和云南山地雨林不同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也造就了迥异的生态系统,就摄影的角度来说,也是难得的能让人尽情创作的机会。而这一次的拍摄,陪伴我的依然是EOS 5D4,这台陪我辗转各地并肩作战的“战友“。
黄河流域——重要的迁徙通道
黄河中下游流域,是我国鸟类迁徙中部通道的一个重要节点。黄河在我们大多数人的概念里,可能就只是一条著名的大河,或是华夏文明摇篮的符号,实际上它也是维持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的生态系统。
迎着朝阳的鸟群
EOS 5D Mark IV,EF 600mm f/4L IS III USM
F5.6,1/640秒,ISO 1600
在黄河中下游湿地里会有很多留鸟和候鸟繁衍生息,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生态系统。每到3-5月份随着迁徙季的到来,会有大量的候鸟来此停留休整。对于自然生态摄影师来说,是难得的摄影天堂。
苍鹭
EOS 5D Mark IV,EF 600mm f/4L IS III USM
F5.6,1/500秒,ISO 1000
在黄河滩涂上,鸟群不仅能够得到充足的食物,同时还有充足的活动休息场所。更重要的它还是一个天然屏障,大型鸟群在这种比较开阔的滩涂上,通过建立预警机制,能够提前预警来自猛禽的威胁,对于抵御天敌起到很大的作用。对于生态摄影来说,同样面临鸟类预警机制的挑战,意味着我们需要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因此,我们需要更长焦距的镜头,比如我此次配备的就是一支800MM F5.6L和600MM F4L III加2倍镜的镜头组合。
白骨顶鸡
EOS 5D Mark IV,EF 800mm f/5.6L IS USM
F11,1/1000秒,ISO 800
之前拍摄的白骨顶鸡都是浮游在水面上的画面,这次经过连续几天的蹲守,长时间忍受着清晨滩涂上潮湿且阴冷的寒气,终于等到一只白骨顶鸡缓缓地走上滩涂,露出它那双硕大的、最富特征的瓣型脚蹼。那一刻,难忍的困意和几乎冻僵的寒冷,全都烟消云散。我迅速调整好相机,清脆的快门儿声骤然响起。
须浮鸥
EOS 5D Mark IV,EF 800mm f/5.6L IS USM
F6.3,1/2500秒,ISO 3200
小䴙䴘
EOS 5D Mark IV,EF600mm f/4L IS III USM
F8,1/1250秒,ISO 2000
黄河河道以外的大面积空地,以及周边一些天然的池塘、芦苇荡,同样都是非常重要的栖息地,为鸟类繁殖、隐蔽、觅食提供条件。
震旦鸦雀
EOS 5D Mark IV,EF 600mm f/4L IS III USM
F5.6,1/1250秒,ISO 2000
比如震旦鸦雀这样的鸣禽鸟类,它们就喜欢生活在河湖附近的芦苇荡里。这里不仅有很好的隐蔽作用,而且它的食物都藏在这些芦苇里面,要近距离拍摄它们就有一定的挑战。因为它们体型较小(10厘米左右),又生性好动,几乎是不停地在芦苇间跳来跳去。同时芦苇荡中又有太多的遮挡物,严重影响到对焦的成功率,所以也特别考验对焦系统的速度和灵敏度。
纵纹腹小鸮(xiāo)
EOS 5D Mark IV,EF 600mm f/4L IS III USM
F8,1/1250秒,ISO 3200
在河岸周边的一些林地,有的是大片的落叶乔木,有的是低矮的灌木。在这些不同的生境中也生活着不同类型的鸟。有些小型的鸟就很喜欢在灌木丛中活动,利用灌木丛为自己做完美的掩护。
黑翅鸢(yuān)
EOS 5D Mark IV,EF 800mm f/5.6L IS USM
F8,1/2000秒,ISO 2500
而作为空中的霸主,猛禽就很喜欢在这种环境里面去寻找猎物,它们从空中俯瞰地面,洞察着地面上的一举一动,并随时可以快速地发起捕猎行动。
白尾鹞(yào)
EOS 5D Mark IV,EF 800mm f/5.6L IS USM
F6.3,1/2500秒,ISO 800
白尾鹞捕食的场景是令我记忆犹新的,此前我观察和跟踪一对白尾鹞在黄河湿地活动已经几个月了,虽然经常能看到它们俯冲捕食,但捕食成功率并不高,一直都没有拍到令我满意的画面。直到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长时间手持相机跟踪拍摄,终于拍到了这张白尾鹞成功捕猎的精彩瞬间。
白尾鹞(yào)
区域截图放大
拍摄白尾鹞俯冲捕食的过程,对于摄影技术和器材的速度还是颇有挑战的。这种高速的瞬间,首先摄影者需要做好预判,把相机的连续自动跟焦模式开启,将焦点锁在被摄体身上,在目标捕猎的一瞬间,做出同步的反应,通过高速连拍完成拍摄。这种情况快门速度要保持1/2000秒以上才能将瞬间凝固,从上面这张截图可以看到白尾鹞利爪中的金翅雀。
低角度拍摄一只飞行中的戴胜
EOS 5D Mark IV,EF 800mm f/5.6L IS USM
F6.3,1/2500秒,ISO 2000
在高大的落叶乔木树林中,同样会有很多的鸟类喜欢栖息在这里,比如像啄木鸟,猫头鹰之类的,它们比较偏爱大面积的树林。
鸬鹚
EOS 5D Mark IV,EF 800mm f/5.6L IS USM
F8,1/1000秒,ISO 1250
当迁徙季遇到求偶季
每年到了春季,很多鸟类开始进入求偶季,意味着它们也更加活跃,雄性鸟类的羽毛也会呈现更为华丽的一面,以博得雌性的青睐。从摄影的角度讲,这个时机不容错过。因此,我又来到河南董寨,这里的红腹锦鸡可是漂亮的不一般。
红腹锦鸡
EOS 5D Mark IV,EF500mm f/4L IS USM
F5.6,1/500秒,ISO 3200
红腹锦鸡又名金鸡(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因其羽色华丽,体态优雅,被古人神话为“凤凰”,在明清时期,二品文官的补服上,都绣着锦鸡的形象。我蹲守在隐蔽帐篷中守候了很久,就是为了能够更近距离地拍摄,可以将其华丽羽毛的细节,清晰地呈现出来。
红腹锦鸡
EOS 5D Mark IV,EF 800mm f/5.6L IS USM
F11,1/1250秒,ISO 1250
对于自然生态摄影师来说,除了要有蹲守的耐心和毅力,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科学预判的能力,当然,有时也需要好运气的光顾。
雉鸡
EOS 5D Mark IV,EF 800mm f/5.6L IS USM
F6.3,1/2000秒,ISO 10000
在一次徒步拍摄时,不远处传来雉鸡的叫声,我寻声望去,透过镜头在草丛中发现了“目标”。于是迅速用镜头锁定它,并做好随时按下快门的准备。忽然,雉鸡从草丛中一跃而起,阳光透过它的羽毛,异常美丽。为了能够凝固雉鸡飞翔的姿态,我调高了感光度,但是我心里仍然不担心画质的表现。
雉鸡
EOS 5D Mark IV,EF 800mm f/5.6L IS USM
F6.3,1/1000秒,ISO 2000
深入云南——探索鸟类生态宝库
提起云南,大家可能率先想到的是这里高海拔和四季如春的气候,在加上横断山脉不断输送印度洋暖流北上,在云南南部形成了独有的热带雨林环境,因此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难得一见的珍稀鸟类。
双角犀鸟
EOS 5D Mark IV,EF600mm f/4L IS III USM
F8,1/2000秒,ISO 4000
这其中,就有我个人特别感兴趣的一类——犀鸟。每年到了四五月份,我就会找机会去云南盈江的中国犀鸟谷去拍摄。此时的犀鸟刚好进入育雏期,雄鸟会频繁回窝给雌鸟和幼鸟喂食,这也给拍摄创造了很多机会。
此外,盈江地区分布的鸟种繁多,目前记录已经超过六百多种,而且相对集中在雨林环境里。这里粗壮的大树遮天蔽日,各种奇特的植被丛生,行走在这种森林中拍摄,就好像回到了远古的史前地带。
纹背捕蛛鸟
EOS 5D Mark IV
F4,1/1600秒,ISO 100
这种林鸟为太阳鸟科中的一种,体型不大栖息在阔叶林和热带雨林中。生性活泼,行动敏捷,常在树丛间穿梭飞翔,再加上林中光线复杂,趁着它落在枝头的间隙,迅速对焦并完成了拍摄。
云南也是水系众多的地方,比如像河边的石滩、滩涂的环境地貌同样很多。特别是因为这里和东南亚接壤,所以,我还有机会可以碰到国内非常罕见的鸟种——黄嘴河燕鸥。
黄嘴河燕鸥
EOS 5D Mark IV,EF 800mm f/5.6L IS USM
F6.3,1/2500秒,ISO 1250
黄嘴河燕鸥在我国分布的数量非常少,最新记录是11只,非常珍稀,每年它还会迁徙到其它国家。为了保护这个物种,当地政府和林业部门、保护协会以及许多志愿者都付出了很多的努力。
结语:
这一次迁徙季的拍摄,辗转三地,经历了北方初春阴晴不定、风雨变换的天气和雨林中潮湿闷热的环境。于我而言,这种不确定性因素让生态摄影更有乐趣。这也是生态摄影最有挑战的部分,考验摄影师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迅速做出判断,调整好相机拍下心仪的画面。挑战拍摄器材在各种环境中的防护性,在高强度的拍摄中,特别是在黄河中下游的风沙天气和雨林的多雨的环境中,细小的沙尘和致密的雨滴都是我们拍摄的“天敌“,一旦通过按键和卡口的缝隙钻入相机,轻则造成CMOS脏点儿增多给后期带来麻烦,重则直接导致短路“宕机”。EOS 5D4凭借出色的机身防护能力,给我的拍摄提供最有力的保障。只有这些条件组合在一起才成就了自然生态摄影挑战的成功。
自然生态摄影最大的挑战还来自于野生动物对于人类的惧怕,动物们对人类所有的恐惧都被写进了表观遗传基因。人类成了大自然中众多生物的天敌。如果不改变价值取向,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词就只能停留在字面当中。我们跋山涉水用影像呈现自然生灵之美,先从自己做起,认识它们,解读它们,尊重它们。用我们的影像唤起更多人关爱自然、保护自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