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14之芯片大事记

Z神通



2014 年 9 月 5 日,Intel 在 IFA 上公布了下一代低压 CPU 平台 Core M,逆天的工艺 让 n 年英粉的我激动不已。在 11 月又发布新闻宣布其 PC 芯片与移动芯片部门合并, 用意非常明显:快适应市场的需求,加快移动芯片的脚步,以进一步巩固其在 CPU 平 台的霸主地位。


Intel,不用介绍了,回忆起当年和小伙伴围着一台 4M 内存,40M 硬盘的 486DX 一 起玩耍三界论还是热泪盈眶。多少玩机的回忆都跟 Intel 有关。第一家商用 CPU 8086, 第一代笔记本 Toshiba T1100,第一家使用 65nm 的制造技术,第一家使用超线程技 术,You name it。曾几何时,英特尔就是性能保障的代号。但随着跑分变成衡量电 脑性能的唯一标准,Intel 也不得不卷入以提升运行频率来实现 CPU 升级换代的恶性 循环中。


作为理工男,我相信 Intel 公布的性能数据不会说谎,但要把实际滞后的操作体验和那 些光鲜的跑分数据联系在一起,却很难。在我看来,Intel 的新产品只是个人电脑表现 更好的必要因素而不是绝对因素。单纯追求硬件堆叠的时代过去了,消费者现今要求 的是用户体验而不是过剩的性能指标要求虚高。但是,良好的用户体验不是单独靠 Intel 的 CPU 和芯片组实现的,高效直觉的操作系统和贴心的硬件设计在整个环节中 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 Intel 不断努力的背后,其小伙伴们的表现可是不太争气。作 为铁杆英粉,今天要怒其不争一番。


微软:残缺才完美

我相信,绝大多数电脑用户的成长轨迹,都是微软和 Intel 左右护航的。微软和 Intel 合作多年,使用在 X86 平台上的视窗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变得越发臃肿。从几十兆 的 Win32 到十几 G 的 Win8,从几十 Kb 的驱动程序描述文件到几百兆的系统升级, 成百上千个补丁让视窗系统活活吃成了一个大胖纸。跟所有死胖纸一样,视窗系统反 映迟钝,运行不稳定,消耗了大量资源却效率低下。相比使用 Unix 理念开发的 Linux, 同样的硬件系统,可以从容的在 Intel 486DX 上执行繁重的信息查找任务,而同级别 的主机却无法流畅运行 WinNT 系统,效率差别可见一斑。而落后的研发理念更是给视 窗系统戴上了沉重的枷锁。


微软的视窗系统在演进过程中使用了一个奇怪的理念:当年是需要,后来要兼容,就 这样咯。由这个理念出发,最新的视窗系统可以运行和使用大部分早期的硬件和软件。 早期的软件界面落后,效率低,很多编写方式并不符合业界标准,而随着开发迭代的 频率越来越高,几乎没有人再去使用 5 年前的软件,占用大量资源来支持所为的兼容 性并不划算。显然,微软的怀旧是造成 X86 平台无法发挥最大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视窗系统以运行效率低下,系统不稳定为代价实现了人性的占有欲。诚然,微软从市 场率考虑,最大化的保有了每一代系统的兼容性。但是笔者以为,操作系统是房子的 地基,而软件只是在地基上面造的房子,应由软件来适应系统 ,而不是系统适应软件。 每代系统都应足够简洁高效,适度兼容以实现必要地功能,才能发挥当前的硬件的最 大能力,做好这个地基要做的事情。


OEM:三个和尚没水吃

除了微软,Intel 的战友还有各个 OEM 厂商。同样使用 Intel 的 CPU 和芯片组,苹果严格意义上讲,也是 Intel 的 OEM。但是它能和其他几十家 OEM 厂商分礼抗争,其 原因是值得其他厂商借鉴的。


苹果的成功归功于其准确的市场定位。相反其他 OEM 厂商,推出的产品大多同质化 严重,为了保持销量而妥协的满足着多个层次消费群体的要求,缺乏特点。大众脸固 然生产设计成本低,但带来的后果是难以对所使用的硬件做优化。千篇一律的外观和 性能导致打价格战变成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唯一途径。


除了同质化,对旧有技术的眷恋也是各大 OEM 厂商的一大劣势,为了保有现有的市 场而不敢创新。保守固然不会犯错误,但也无法得到失败带来的宝贵经验,以及错过 成为市场第一的宝贵机会。5 年前谁想到过使用 SSD 可以替代硬盘使笔记本更轻薄? 而通过网络共享资料已经成为常态的时候又有多少厂商鼓起勇气把光驱从自己的笔记 本上摘除?更多的 OEM 厂商把新技术附加在现有产品上,而不是通过取代过时技术 使自己的产品有一个质的变化。缺乏敢为天下先的冒险精神,不吃螃蟹就永远不知道 大闸蟹能这么好吃是吧,Intel 出再多新品,也只能把口水咽下去了。


如果各个 OEM 能够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产品设计研发,面对不同的用户群体,不单 减少价格混战的现象,也可以发挥 OEM 厂商各自优势设计出更具特色的产品。毕竟在崇尚个性的互联网时代,能拥有更适合自己使用习惯的设备变成了更多消费者的追 求。革命性是什么意思?就是别人没做过的事儿,你做了。鼓起勇气,步子拉大点儿。


Core M 来了,狼真的要来了。。。
如果说之前 OEM 有难言之隐,那这次 Intel Core M 的推出,可真是把诚意盛了满满一碗推你嘴边了。


对于这次制造工艺更新,构架保留的 Core M,我觉得不能抱过多奢求,毕竟根据Tick-Tock,这是 Tick,更多性能革命的任务仍要由下一代 Skylake 完成。但使用 14nm 工艺制造,这是里程碑式的一步。它带来了突破瓶颈的可能。功耗只有 4.5 瓦, 完全可以省去风扇——超薄的最后一道工序 over。超低功耗也可以把省下来的电量分 配给其他硬件——超薄笔电的超清屏幕的续航问题 over。这不禁让苹果窃笑。


而其他 OEM 呢?这可是一个大好时机。芯片封装面积减小,被动散热的允许,都将 给 OEM 带来更自由的设计风格。这次随同发布的 5 款设备从体积和重量上并不十分出彩,我个人更愿意把它们看成是初号机。现在 Core M 是新鲜货,想尝鲜总是要付 出一定代价,当初看售价的时候钱包一紧,高昂的价格就是最好的证明。而匹配 Core M 设计的产品会在 2015 年初上市,只要 OEM 可以真正钻研发力,相信在续航, 轻薄和细节上会有不小的进步。


软硬件不分家,微软配合 Core M 也有行动。视窗系统 10 还是回归了人性至上的角 度,这给各大 OEM 厂商一个扩展市场,收复失地的好机会。由于新的系统不出意料 的会要求更多的硬件资源,为了良好的使用体验,更新现有的设备便成为各个用户更 为实际的选择。


同时,集成度高,功耗低,性能强劲的芯片组把苹果也置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方 面设计研发更轻薄的 Air 将会吞噬增长接近停滞的 iPad 市场。另一方面,大幅缩小的 体积也会让其他 OEM 厂家没准会设计出超越 MacBook Air 的产品。自己打脸还是让 别人打脸,这对于苹果来说是个呵呵的问题。只要外形够美,windows 还是一个大兼 容的选择。而 Core M 的出现,已经给 OEM 足够的空间了。剩下的,就请给力了。


Intel 曾经是个科技巨头,一直以来拖着巨大的身躯,在移动 CPU 市场小步前进着。此次大幅迈进是一步壮举。而明年 skylake 的发布,会不会在无风扇基础上大幅提升 性能,甚至逼近桌面级?14nm 刚刚面世,Intel 10nm、7nm 的计划就浮出水面,未 来的处理器世界,让人浮想联翩。




展开全文
打开APP,一键看同内容文章>
Intel 酷睿i7 10700K仅售2905元(包邮)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相关推荐

最新问答

查看更多问答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