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在线

热点资讯

造车新势力的底色:复制PC与手机的演化史

造车新势力蜂拥而起,百度、小米、华为纷纷入局,隐居已久的周鸿祎都开始蠢蠢欲动了。科技企业涌向汽车产业只是一次产业再分工。在一定程度上,目前的造车新势力称不上颠覆者和革命者,充其量是搅局者。

再分工与产业重构不可逆转

智能汽车作为车联网的“基础设施”包含了传感器、计算机、芯片、网络以及软件各种解决方案,在智能汽车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单靠传统车企是无法完成的。车展的基调将转向智能化,汽车产业机械工程师将有所减少,电子工程师将逐渐成为主角。

泛科技企业将重塑智能汽车产业,再分工过程的去芜存菁是不可避免的,一些传统解决方案将面临淘汰。车联网将加速产业重构,过去PC和手机产业的变革将在汽车产业重新上演。

不造车是科技企业的底色

PPT没办法造车,同样概念也不能造车,早众多造车新势力中唯一站出来说不造车的只有华为,因为制造从来不是科技企业的底色,科技的角色一直是赋能,华为的目标一直是修炼内功,对外往往是三缄其口。反观一众互联网企业,自从生态化反事件之后,造车之前先造势已经成为行业惯例,现如今始作俑者贾跃亭已经去大洋彼岸实现造车梦了。

从近期华为披露的自动驾驶相关专利来看,华为的角色一直是辅助者和改进者。智能汽车和车联网才是科技企业未来的主战场,例如调和驾驶员和人工智能之间的决策就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特斯拉自动驾驶事故不断,最终导致车展闹剧的发生,主要问题还是无法将自动驾驶技术量化的呈现出来,或者特斯拉并不想披露刹车失灵的根本原因,这部分“空白技术”则需要科技企业去填补,毕竟车机不是手机,一旦宕机人命关天。

车机没有标准化

目前驾驶员和智能汽车的交互仍然需要手机这个媒介,显然手机的语音助手和App里的交互功能正在日趋完善,但是车载系统仍然是半空白状态,无数软件开发商基于将软件移植到车载系统中,但是车载系统并没有高速增长,车企、软件、硬件系统各自为战无法互联网互通,科技企业譬如苹果也一直是“闭门造车”的状态。

激进者如特斯拉已经在实现360度无死角监控了,受限于车辆内部和外部的隐私问题,特斯拉注定会成为碰壁者,按照马斯克的思路,这种破冰期还会很长。传统车企在智能交互上仍然会依赖第三方技术,也正因如此科技企业开始在今年开启独家合作模式。实质上,科技企业不愿意单纯的提供技术为车企做嫁衣,车企对自动驾驶的长线价值也无法做量化分析,这种名义上的合作多会无疾而终。

再分工和再分蛋糕

按照互联网企业打造爆款的思路,车载系统的液晶屏一定会是兵家必争之地,速度慢还容易死机的车机显然满足不了用户需求,谁能在机车显示屏里做出文章来尚不得而知,车企喜欢在配置上做文章,但是自研系统和芯片带来的成本谁来买单呢?一定还是用户。

芯片已经和汽车产业形成强关联,未来显示屏、存储、通信技术、甚至云服务都将会涌入汽车产业,在挤牙膏这件事上科技企业和车企是不分伯仲的,消费者期待的并不是技术而是能够打动人的产品,现在来看科技企业搅局者为多。

百家争鸣只是暂时的,智能汽车未来只有两个方向,开源或是封闭。

展开全文
人赞过该文
内容纠错

相关电商优惠

评论

更多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读过此文的还读过

点击加载更多
说点什么吧~ 0

发评论,赚金豆

收藏 0 分享
首页查报价问答论坛下载手机笔记本游戏硬件数码影音家用电器办公打印 更多

更多频道

频道导航
辅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