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在线

手机

屏幕打孔已成不可逆趋势 逼死强迫症还有几分?

【中关村在线】小米10评测: 今年的手机圈大战刚刚拉开帷幕,但我们不难从已发布的机型上发现,今年的旗舰机有个显著特征:全面屏方案统一向着开孔靠拢。比如这周刚刚于旧金山发布的三星Galaxy S20系列、开始冲击高端的小米10系列,均采用了这种方案。

当然,这仅仅是个开端而已,从目前的曝光信息来看,绝大多数手机厂商都会在自家的主打型号上采用打孔全面屏。实际上,去年年底已经有典型的机型上市,比如vivo X30系列和OPPO Reno3 Pro。从产业角度来说,这意味着开孔技术的成熟和上游供应链的完善。

轻微强迫症的我表示瑟瑟发抖:刘海儿屏的时候还能安慰自己,刘海儿不是缺一块屏幕,而是两边多块屏可以显示更多内容。但开孔屏不管从什么角度看,都是屏幕被挖个洞,怎么看都难受……

但话说回来,想让强迫症用户接受,打孔设计也并不是没有转机。

01 全面屏还未真正全面 打孔方案成最佳过渡

从全面屏概念出现以来,手机厂商为了让产品屏占比更高,似乎已经“无所不用其极”:舍弃了原本已经成熟稳定的硬件搭配,不惜投入巨大的资金和精力去开发全新的技术和设计,比如放弃原本成熟的实体指纹识别开发屏幕指纹、放弃原本稳定的听筒去开发屏幕发声等等。

这看似舍本逐末的行为很难不说是严峻的市场竞争带来的推力,毕竟谁家掌握了未来谁就能在市场中占据主导。所以身为消费者的我们看到了手机形态的巨大改变:刚买了上下等边不久,刘海儿方案就出现了;换了刘海儿后,水滴屏又开始流行;买了水滴屏,结果机械升降又成主流。如今,打孔又成了切切实实的流行方案。

打孔屏能代替去年的升降结构和水滴屏成为主流,实际上也是用户需求和技术瓶颈导向的结果——

从用户需求来说,水滴屏可以让用户便捷的使用面部识别功能,允许了抬腕亮屏即解锁的流畅体验,但问题就在于它不够全面,屏占比不够高。升降结构倒是解决了屏占比的问题,但其也带来了密闭性、耐用性、机身重量厚度等方面的问题。

如此来说,打孔屏方案算是平衡了两种老方案的优势,既让屏占比提升优化了外观,又规避了升降结构的一系列问题。

从技术发展来说,屏下摄像头技术虽然在去年一年都有传闻,但雷声大雨点小,至今我们也没有看到一款成熟的屏下摄像头手机上市,就连PPT预发布的也没有,只能说相关技术还存在不稳定因素没有被攻克。

而此时,我们迎来了5G元年的到来,5G手机内部结构的重新设计导致机身重量和厚度持续加大,如何让产品轻量化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去年年底,OPPO就依靠开孔方案实现了轻量化的目标,OPPO Reno3 Pro厚度仅7.7mm,重量仅171g。在当前手机重量普遍小半斤的情况下,拿起这种轻薄的手机可谓是一种享受。

所以,打孔也就切切实实的成为了真全面屏到来之前的最佳过渡方案。

02 技术成熟加速方案进化 开孔缩小成强迫症之光

实际上,屏幕开孔或许对于去年想换手机的朋友并不陌生,早在2018年末,三星就发布了其首款采用开孔方案的三星Galaxy A8s。后来华为阵营的开孔屏手机也正式推出,也就出现了开孔屏的通孔、盲孔之争。

相信关注过的朋友们对这两项技术方案有所了解,简单的说,三星采用了通孔方案,屏幕背光层和液晶面板层均开孔直到最外层的玻璃盖板;华为的盲孔方案则是在屏幕最下层背光层上打孔,保留液晶面板层和玻璃盖板层的完整,并去掉开孔对应液晶面板层的显示元素。

两种方案各有优劣,通孔可以避免屏幕对光线的干扰,但开孔较大;盲孔开孔较小,但对装配要求极高。不过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在LCD材质的屏幕上进行的,由于LCD屏幕的背光特性,开孔一旦处理不当,就很容易出现周边亮度不够的情况。而且需要一提的是,目前的屏幕指纹也只能在OLED屏幕上实现。

后来,三星Galaxy S10发布,带来的就是OLED屏幕开孔,不过其孔径并不具备优势,达到了5.2mm。据悉,OLED屏幕开孔相对来说难度更高,其开孔必须由激光精准切割而成,且需针对开孔部分另外进行有机物质蒸镀与薄膜封装,确保显示屏拥有最佳显示效果。

三星较早开发出了这种开孔方式,且仅仅是改造了已有的面板制造设备进而节约生产成本,技术领先了行业近两年的水平,这给了三星充足的时间去对开孔进行持续优化。后来,三星Galaxy Note10到来,孔径为4.4mm,而前不久刚刚在国际发布会上到来的三星Galaxy S20孔径又有了进一步缩小。此外,小米10系列目前采用的屏幕均为三星定制,其前置相机模组孔径已经达到了3.84mm。

实际上,去年年底到来的vivo S5和vivo X30系列已经将屏幕开孔做到了极致,孔径仅有2.98mm。据坊间传闻,该屏幕的供应商就是三星。那么为何三星不在自家的产品上开这么小孔呢?

目前流传比较靠谱的解释是在于OLED类型也有区别,vivo应用的屏幕为玻璃基板的刚性OLED,目前国产机型中平面的OLED屏幕多为这种刚性材质,开孔采用盲孔方案实现;而三星自家旗舰应用的是PI(聚酰亚胺,一种具有柔韧性的塑料)作为基板的柔性OLED,当前常见的曲面屏幕就是这种材质,开孔通过通孔方案实现。材质的不同决定了开孔的难度不同。

在相关技术方面,目前国内厂商也有了显著的发展。据悉,小米为了推动器件国产化,后续会华星光电AMOLED曲面屏。这或许意味着,国产柔性OLED屏幕的开孔技术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6月份OPPO就提交了一项名为“OLED通孔屏、移动终端、摄像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的发明专利,其目的就在于在缩小屏幕开孔的同时保证前置摄像头的拍摄效果。

03 只缩小孔径还不够 位置和系统显示的优化需进一步改进

很显然的一件事情,即便开孔缩得再小,也是对屏幕整体性的一种破坏,也会影响整体的显示体验。如何减轻屏幕开孔给显示带来的违和感将成为今年的重要议题。

目前屏幕开孔的位置主要有两种设计,一是顶部居中,二是顶部角落。前者在日常状态下带来的视觉规整感较好,但无法实现高伪装度的隐藏,且全屏显示内容时,必然会出现画面遮挡;后者在常规状态下观感并不友好,但可以实现更高程度的伪装,比如隐藏在状态栏的必要信息里。

全屏状态下的遮挡主要体现在游戏和视频的场景中。

游戏方面,如果地图全屏显示,开孔必然会影响观感。但实际上,这不仅要归咎于开孔,此前游戏厂商对宽屏的标准不统一适配也加剧了这种影响。显然,如果游戏厂商能够统一画面的显示标准,或者给用户自主的画面显示选项,将大大提升开孔屏的友好度。

视频方面,如果不注重优化,全屏播放时开孔就会有所遮挡。但实际上这种情况并不是不能规避,比如可以给用户提供画面缩放选项,或者通过调整屏幕的长宽比让开孔位置在视频画面之外。

目前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目前已有的开孔并没有得到合理的美化,基本上所有采用这种方案的厂商都是选择通过伪装来减轻视觉的割裂感。其实,随着屏幕开孔的不断缩小,围绕屏幕开孔的视觉包装完全可以再进一步,比如电量、音律、提示相关显示等等。

总结

的确,开孔方案的大面积推广对强迫症用户来说不怎么友好,但它是目前优化手机使用体验的最佳选择。实际上强迫症用户们也不用过于担心,技术的成熟会让孔径进一步缩小,大面积的推广也会让相应视觉优化得到重视。

小米今日热机推荐:

Redmi K20 Pro骁龙855手机直降300元,售价2099元起>>

既好看又能打的小米9 骁龙855限时优惠200,到手价2599元>>

4800万超广角三摄手机小米CC9新品上市1799元起+6期免息>>

1299元即可拥有旗舰级拍照体验小米CC9e立即购买>>

小米CC9美图定制版3200万美颜自拍仙女专属手机售价2599元>>

4800万拍照千元机红米Note7 Pro,6GB版直降200元仅售1399元>>

小米MIX 3滑盖全面屏手机限时直降600元8GB版仅售2999元>>

小米9 SE 4800万超广角三摄,128GB大容量版到手1799元>>

        以上是关于小米10产品评测的报道,有关小米10的外观、屏幕、拍照、续航、性能等后续内容,请持续关注中关村在线关于小米10评测的报道。

展开全文
人赞过该文
内容纠错

相关电商优惠

评论

更多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读过此文的还读过

点击加载更多
说点什么吧~ 0

发评论,赚金豆

收藏 0 分享
首页查报价问答论坛下载手机笔记本游戏硬件数码影音家用电器办公打印 更多

更多频道

频道导航
辅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