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在线

音频

一位现场调音录音师的音响与HIFI路

编辑序言:

黄鹏老师是因为qdc耳机认识的,他的身份很有意思,首先他是一位发烧友,其次他的头衔应该是:深圳市其力音频应用有限公司(qdc耳机)副总经理、山谷里的小娟乐队现场调音师、也做过现场的录音师。跟他约稿原因很简单,发烧友、专业音频人、厂商代表,三个身份集于一身的人还真不多,并且专业圈玩HiFi可真是少之又少。遂有了这篇文章,内容非常精彩,废话不多说,祝各位读的过瘾。


前几天,接到中关村在线于主编电话,希望我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像我这样从事专业音频的人玩HIFI这么多年是怎么过来的。

到底从哪说起呢,回想了一下自己这几十年的音响路,首先应该是我父亲的影响吧,因为父亲是位物理老师,他自己会做电子管收音机,所以从小家里就没缺少过音乐,从父亲那部自制的5灯电子管收音机里,我听到很多不同的音乐和歌曲,父亲因为年轻时学习俄语的关系,很喜欢俄罗斯作曲家的音乐,尤其像柴可夫斯基这类的芭蕾舞音乐,他曾在我小时候就带我去看中央芭蕾舞团的演出,现场交响乐队伴奏的芭蕾舞剧给我打开了古典音乐的启蒙,到了深圳后家里还买了带黑胶唱机的组合音响,父亲带着我坐火车到广州中图买黑胶唱片,可以说是受父亲的影响使得我学习了电子专业,毕业后选择了音响这门专业,一直到现在也没离开,我运气很好,第一份工作就是筹建深圳华夏艺术中心,从接触音响行业开始正是模拟音源最高峰并向数字转型的年代,单位用的是REVOX/STUDER开盘机,也有REVOX CD机,TASCAM三磁头卡座,TASCAM DAT,所以我在90年代接触这些高端专业器材,长达30年的音响专业生涯,也使得自己有了一个相对专业的听音感官。

身边很多专业行业的人极少像我这样回家还听古典音乐的,可能算异类,了解HIFI器材我和很多在广东的发烧友一样,都是通过杂志和深圳当地的音响市场接触到的,当然,和多数人一样,基本是看得上的买不起,买得起的看不上。不过自己选择器材多多少少离开不了专业器材,一来专业器材比HIFI器材声音修饰度少一些,声音更准确,二来专业器材价格相对高端HIFI器材便宜,早些年我酷爱模拟音源,玩了好几年的卡座,像NAKAMICHI ZX7 ZX9、LUXMAN K05、TASCAM 122MKII等等顶级的三磁头卡座,在当时的卡座论坛还当过中道版的版主,下图自上而下是REVOX 795黑胶唱盘,LUXMAN C-05唱放前级,中道ZX-7卡座,中道CR-7卡座,TASCAM 122MKII卡座,山水A701收音头,完全的模拟控:

LUXMAN K05是卡座里的神话级产品,香槟金外观,自动偏磁设计,产量很少,音色温暖甜美:

古色古香的英国天朗音箱和这堆老机器陪伴我很多年的时间:

人总是会改变的,在大约2010年的时候,深圳音乐厅的录音棚建成投入使用,丹拿声学的M3是主监听,这对音箱的真实度及现场感让我为之震撼,自己多年使用的监听音箱不在少数,JBL,ATC,GENELEC等,从来没有这种真实度的展现,全数字的Euphonix System-5录音调音台,PROTOOLS HD192录音设备都是当时录音顶级设备:

2011年深圳交响乐团在音乐厅录音并出版这张勃拉姆斯双协奏曲和舒曼第一交响曲获奖专辑,出版公司请了日本JVC浜田纯伸先生担任录音及合成:

当时我负责录音统筹和同事一起全程布置整个录音系统工程,这是当时的话筒,使用NEUMANN M49做DECCA TREE主拾音,DPA和SCHOEPS话筒做点拾音:

话筒安装完毕自己留个影,后面是累趴了的同事:

指挥和两位演奏家在录音室回听,从右到左分别是录音师浜田纯伸,制片人阎华,指挥克里斯蒂安 爱华德,大提琴聂嘉鹏,小提琴兼首席张乐:

录音现场:

深度中毒的我将这对庞然大物的M3请回了家里,之后几年我放弃了所有的卡座和卡带,潜心开始玩数播,模拟只守住了黑胶唱片,因为南方实在无法保存卡带,黑胶唱片就没问题,数字水平的发展使得专业音频产生大革命,数字系统的声音已经做得非常好,加上高格式的普及,我也很热衷于研究数字播放在HIFI系统的应用,升频时钟等等玩的不亦乐乎,下图这套系统是LUXMAN D500转盘,瑞士WEISS Medea 解码,英国Prisimsound Lyra2音频接口,DCS 972升频,BCD-8时钟,AMEK BCII调音台,VPI TNT唱盘,ASR唱放等等:

好景不长,由于这M3实在太大,而且黑乎乎的家人说不好看~~~~客厅党的我只能妥协换了略小的丹拿声学C3A,这对音箱和M3不一样,它产自丹拿声学的设计师Andy Munro在英国的公司Munro Acoustics,这是一套三分频的电分系统,C3A与M3的不同在于C3A属于Master母带制作监听,用于后期母带制作,声音趋向于HIFI系统的定位,比M3素质更HIFI一些,当然由于每边少了一个12寸低音,声音的宽松度是要比M3逊色一些,外观是订做的橡木皮面板,整体做工十分优秀,背后还有Andy的亲笔签名:

外置两台MC?原厂定制的功放,功放内置分频器:

这是我测试杰士铭电子管唱放的时候留下的照片,VPI TNT唱盘加上杰拉德301唱盘,测试不同唱头和两台马克ML-7唱放的声音对比:

长期客厅党骚扰到家人,所以在努力之下也组建了一套书房小系统,由于书房只有10个平方左右,音箱只能是一对书架箱,器材不能太复杂,连器材架也省了,黑胶唱盘也只能找专用墙架固定在墙上,唱片架当器材架,十分的不讲究,但是这套小系统却是是我听的时间最多的,我几乎每天上午上班前会听一个小时:

音箱是德国NEUMANN KH310有源三分频监听,这音箱是十分适合听古典的监听有源音箱,我常常跟别人说,这箱子就像加大号的ROGERS 3/5A,小箱体三分频,中频做得十分饱满,高频细腻有些许金属光泽:

英国经典软盘LINN 12唱盘放在专用的唱盘墙架上,下面是我的最爱前级MARKLEVINSON ML-7带唱放的前级:

除了音箱,当然少不了夜深人静的时候需要耳机听音乐,这套HD580和莱曼耳放跟了我十多年,一直舍不得换,耳机插头都让家里的狗咬坏了哈:

前段时间我看到家电论坛有个比较热议的帖子,发帖人问专业搞音响的和业余玩音响人耳听力的区别,大概的意思是是不是只要测试耳朵频响曲线是比较准的,听音观念就准确呢?专业人士的耳朵听音频响曲线是不是比普通人更好呢?以人耳的听觉曲线去判断听音准确度是对还是错?大部分觉得既然器材的指标能测出来好坏,那么人耳的指标测出来差异是不是就能判断某人说的声音的对错呢?以我自己的观点来看,专业的音响从业人是经过长期训练的,这种训练并不是训练听觉曲线更灵敏,而是训练你的分辨能力,就像品酒师训练味觉一样,高水平的品酒师能品出葡萄酒的年份,产地,等等,这些并不是你的舌头比常人更好,而是你训练过,品尝对比并记载在大脑里了,所以专业的录音师和音响师也是这样,如果他长期听到现场真实乐器的声音,录制和回放都是专业设备,那么录音师的脑子里已经形成了声音正确的判断,当他听到不对的乐器声音时,他会知道怎么摆放话筒的位置能修整拾音的错误,调音台上修改哪个频段可以纠正回放频响的缺陷等等,这些都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

有经验的音响师,在恶劣的听音环境上都能适应,比如我在做小娟乐队的演出现场,如果能在观众席调音那当然是最好的,你可以和观众听到一样的声音,有助于现场调音的素质:

但是,实际场所往往是你需要在观众席最后一排甚至在音控室里调音,与观众席听到的音量甚至音色都有很大的不同,那么该怎么办?有经验的调音师会播放熟悉的音乐,来回在控制室内调音位和观众席里聆听,找到不同点来适应环境,回到控制室里也能想象到现场的声音,就像俗称开脑放:

所以,天生一副好耳朵不代表你会听正确的声音,你就不用训练会分辨出哪里不对,如果你没有长期听正确的声音,那么你的声音世界观还没有形成,所以,如果你喜欢听音乐就尝试多听好的耳机,多听正确的音响系统,努力培养你的耳朵吧,共勉!

关村在线HiFi频道官方交流群~

欢迎各位大佬前来指教!

展开全文
人赞过该文
内容纠错

相关电商优惠

评论

更多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读过此文的还读过

点击加载更多
说点什么吧~ 0

发评论,赚金豆

收藏 0 分享
首页查报价问答论坛下载手机笔记本游戏硬件数码影音家用电器办公打印 更多

更多频道

频道导航
辅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