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在线

笔记本

如何看待同一处理器在不同产品中的性能差异

在低压版八代酷睿处理器刚刚发布的时候,我们收到了几台工程样机。这些工程样机的核心参数是一致的,但实际性能表现却有高有低。最初我们将原因归结为工程样机的BIOS不完善,但等到正式版上市的时候,发现性能差距依然存在。即使现在,搭载同样处理器的不同品牌产品,在理论分数上依旧不同,最大差距甚至高达47%。于是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品牌的产品真垃圾!

导致处理器分数有高有低的主要原因是不同品牌产品对于处理器的控制规则是不一样的。有些产品的处理器出现降频,有些则只是稳定在一个较低的功耗范围内,当然也有一些“撒丫儿跑”的情况,得到的理论分数甚至出现了i5超i7的情况。

但实现i5超i7的代价是,产品续航相比上代缩水了两个小时(PCMARK8测试成绩)。

你会选择这样的产品吗?相信很多用户的答案是肯定的,一台“超i7”的i5轻薄本产品,花更少的钱买到了更高的性能,这是妥妥的福利。但对于经常出差的朋友来说呢?答案恐怕就不确定了。

对于一位一天需要在外奔波8小时的用户而言,他可能不需要这么强悍的性能表现,宁愿让这款产品降频以延长续航。所以一个产品在处理器方面的控制规则应该是根据产品定位出发的,产品定位决定了它的实际性能输出。不巧的是它遇到了统一的测试环境和判定规则。

续航对于不同的人,其重要性也不同

事实上同一颗处理器在不同产品上有不同表现是普遍存在的,这种情况同样也普遍存在于其他芯片或部件上,比如手机的摄像头。目前绝大多数智能手机的CMOS都来自索尼,甚至是今年的中端机用着去年旗舰机的CMOS,但最终的成像效果却相差很大,这就是产品定位的原因。

所以说,如果一款产品在测试中出现降频情况,先不要着急下定论。因为降频只是意味着处理器的功耗或温度达到了一个阈值而已,而这个阈值是没有标准的。在没有详细标准的前提下,阈值只是厂商划定产品定位的一个数字而已。

估计看到这,一些读者想扇我两巴掌:你不告诉我们哪台笔记本的i5跑分比i7还高也就算了,难道还想让我们花i5的钱买i3的性能吗?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逻辑,那就是性能越高,似乎越值得买。这是一个非常正确且普遍存在的逻辑,但这个逻辑存在着一定前提条件,那就是影响因素是单一的。

如果我再告诉你,那台把i5差点跑成i9的笔记本,它的发热异常的高,软件监测到核心温度已经超过了100°,手放在底部都无法坚持5秒,你还会选择这台笔记本吗?

其实前面笔者已经加入了一个影响因素——续航,但对于绝大多数用户而言,笔记本的续航完全没有手机的续航重要,所以在很多人眼里,这个影响因素并不重要。所以笔者再次加入了一个更加重量级的影响因素——温度,那么结果似乎就非常明确了。

其实这就是我们深入了解用户体验的一个过程。单一因素不可能决定一个产品的用户体验,所以“性能越好,用户体验越好”需要一个大前提,那就是其他方面也不差。单纯只看处理器性能的情况也存在,它存在于动用液氮的处理器超频大会上。

用户体验是全面的,它像一个水桶,越短的木板决定用户体验的好坏。

用户体验遵循木桶原理

笔者再举一个例子。你觉得去年的游戏本好还是今年的游戏本好?答案当然是今年的游戏本好,今年的游戏本搭载上了标压版八代酷睿啊!那你会选择售价为6000元的i7-7700HQ+GTX1060的游戏本(去年的产品)还是选择今年的售价为6500元的i5-8300H(四核八线程)+GTX1060+144Hz+机械键盘+窄边框的游戏本(今年的产品)呢?

当然还是选择今年的游戏本了,虽然贵了500元,性能也差不多了,但搭载了高刷新率屏幕、机械键盘、窄边框。相比之下,去年的游戏本好像也就性能还可以。

这才是选择产品的正确姿势,购买一个产品所要考虑的方面是多样的,虽然我们知道,游戏能否流畅运行,很大程度上受核心硬件(处理器+显卡)影响,但你也应该考虑高刷新率屏幕、机械键盘和窄边框等因素。所以性能并不能决定用户体验。

那我们是不是在选购产品的时候,就不需要关注性能差异了?当然不是。性能差异是一个基准,是最能进行横向对比的数据。但也正是因为它可以横向对比,所以对于日常使用的参考意义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因为数据是孤立的,如果这些数据无法串联起来,数据的意义就不大了。

比如,处理器、显卡跑分应该与续航成绩建立起联系,两者的关系就像是跷跷板,并非一部分越高越好,最理想的状态两者处于平衡。那我们就需要为处理器跑分成绩与续航成绩建立一个对照表,根据对照表判断两者是否平衡。

最理想的方式是,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模型,可以把一个笔记本的跑分与用户体验看作是方程式与和的关系。方程式非常复杂,里面有很多系数,如果笔记本的性能高、温度也高的话,那么这个系数就会变低,最终就会拉低用户体验的和。和越小,用户体验越差。当然与性能相关的还有续航等,它们之间都有对应系数。

以上的逻辑没有问题,非常理性,但有点程序员的味道了。还记得我们的初衷吗?笔者仅仅是想要告诉大家,不要仅仅从性能部分去判断一个产品的好坏,更应该以更为理性、全面的眼光去选择产品。

理性判断产品差异是否影响到需求

所以看待性能差异的正确姿势不是建立对照关系,更不是构建数学模型,而是以理性、全面的眼光去看待差异所带来的影响,而这些影响是否关系到你最初购买产品的需求。

评测能够提供给大家的,是零零散散的数据和带有着强烈主观判断的语言,他只能凭借个人的经历和经验为用户提供购买意见,但是否符合所有人就不好说了。所以目前的评测体系存在的问题是,过于强调单一因素对产品的影响,即使略显全局的考量也只是基于个人的经验之谈。解决方法有两个方向,一个是依靠参数对比,但这个方法对于小白用户不友好;另一个是依靠已购买用户感受,但这个方法容易受到网络水军的影响。

以上关于评测的思考,可能有些跑题。那么如何看待同一处理器在不同产品中的性能差异?以目前市场情况来看,小厂商的产品多来自模具厂,处理器性能差距更多的受散热模具影响;大企业的产品种类较多,定位不同,处理器性能差距更多受定位影响。所以如果你选择小厂商的产品,模具以及散热模组需要重点考量;如果你选择大企业的产品,那么更应该看重产品定位。

展开全文
人赞过该文
内容纠错

相关电商优惠

评论

更多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读过此文的还读过

点击加载更多
说点什么吧~ 0

发评论,赚金豆

收藏 0 分享
首页查报价问答论坛下载手机笔记本游戏硬件数码影音家用电器办公打印 更多

更多频道

频道导航
辅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