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在线

服务器

电子身份证修仙路 微信证明“我是我”

有人说“我思故我在”,也有人说“如何证明你妈是你妈,你是你”?如今这种哲学心学和唯物史观的分别,就要被微信解决了!微信联合公安部下属研究所共同研发,开始大规模试用电子身份证。

2018年起,网友可以在广东通过微信电子身份证办理酒店入住、乘车验票,该电子身份证拥有与第二代身份证同等法律效力。

科技为师 身份证进化史

身份证又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是证明居住在中国大陆境内的居民的身份证,是一个标准的中国特色产品。

事实上,身份证这个概念是从1984年才开始出现的,在此之前,证明身份需要用户口本、介绍信等。直到1984年4月6日我国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试行条例》,身份证才得以普及化。第一代身份证存活了近20年,累计颁发11.4亿份,实有持证人数为9.6亿。

但是随着技术进步,第一代身份证工艺逐渐落后,导致造假证的问题凸显。2004年开始,第二代身份证出现,到2013年1月1日,第一代身份证被废止。

二代身份证正面有长城图案

第一代身份证只有聚酯膜塑封,并采用激光图案作为防伪措施;第二代身份证采用非接触式IC芯片卡,配有定向光变色的“长城“图案、防伪膜、光变光存储“中国CHINA”字样、微缩字符串JMSFZ(还与拼音:居民身份证首字母缩写)和紫外灯光显现的荧光印刷“长城”图案等防伪技术。

为了避免身份证伪造,第二代身份证采取了视读和机读两证功能,需要用专用读卡器才能读取信息。在火车站自动取票机等设施处,凭借第二代身份证内藏的非接触式IC芯片,可近距离读取内里资料,进行车票购买。

新一代电子身份证诞生

除了技术改变之外, 如今在身份证形式上也出现了新的契机。当第三方支付逐渐取代现金交易,传统的身份证也开始抛掉“卡片”这个形态,以电子身份证的虚拟数据的形式存在。

电子身份证修仙路

看似简单的身份证物理形态的更迭,实则背后隐藏着整个IT生态系统的革新。不同于过去二代身份证的静态身份证信息,电子身份证的出现,需要终端和系统后端的同时演进。具体而言可以分为:数据库敏捷支持、快速传输、数据脱敏、分级和算法几个方面。

数据库

在新型身份证框架下,数据库从传统的静态为主变为动态数据库,全国各地终端随时可能调用某一部分的数据,这要求数据库能够实现快速响应。无论是采用国产化数据库还是使用MySQL数据库,都需要满足前端需要调取数据时能实现秒级响应。

在现有的IT环境下,这种秒级响应不再是难题。我们可以通过采用分布式存储、通过内存驱动型计算来满足更高实时性数据调取、分析需求。而在数据管理中,可以采用DevOps概念,实现高效部署和响应。

数据传输

随着4G的普及和5G商用试用,国内的网络环境逐渐完善。也就是说,在终端的网络传输条件得到了满足,我们能够实现数据的随时查询、调取。除了终端设备的网络传输能力之外,网络作为数据的快递员也需要通过CDN数据分发等途径实现高效传输。

数据脱敏与分级

数据脱敏能够实现数据的匿名化,有效防止未经授权访问数据,降低数据泄露风险。如今在大部分数据汇聚处都有替换、加密算法、 掩码、截断等方式的数据脱敏。这种数据脱敏不但让数据泄露风险可控,还可能实现数据泄露可追溯,从源头上找到数据泄露问题。

而数据分级处理也是企业数据应用中常见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针对不同人群,给不同的数据访问权限。在这个数字时代,数据的管控规则的制定显得更为影响深远。

算法

在笔者之前的采访中,某国字头高管曾透露了在新疆乌鲁木齐进行的试点项目。将交通治安影像视频进行结构化,可以分析出里面有一个人穿了什么颜色衣服,什么时候出现,什么时候小时,或者有一辆什么颜色的什么品牌的汽车。然后将这些架构画的书品进行存储,再随时提取。这种视频结构化过程中就需要用到AI算法技术。目前,这种算法还不尽完善。相关部门一般采用几个不同厂商的算法,进行综合分析比对。

80%网友支持电子身份证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我们已经从过去出门一定要带的东西包括钥匙、手机、钱包和身份证。如今,因为第三方支付的普及,钱包不再是必需品;电子身份证的出现,也开始取代传统的卡片实物。

尽管电子身份证取代传统身份证需要重构安全体系,但是身份证升级成电子身份证势不可档,这可能是中国在世界所有国家身份证/护照管理首次向电子升级。

为了更好地体验微信身份证带来的便利,笔者尝试注册了“微警认证”平台。发现如果想使用这种电子身份证,首先需要在指定的“可信终端”进行身份认证,然后才可以在网上开通。

可信终端部署有限

通过“微警”平台可以看到,目前这些可信终端旨在南方才有,唯一靠近北方的西安3G智能终端依然处在不可用状态。也就是说即便在数据库、AI算法、人脸识别等技术足够成熟后,依然需要线下服务作支撑。

另一方面,从用户的移动终端来看,也需要对个人信息调用方式、信息调用比例的定制化进行规范化。比如,在公民去酒店办理住宿,是不是只需要他的身份证号和人脸识别就够了,而不需要向酒店透露更多的诸如个人住址这类信息。

安全要从信息入口(后端、终端)和信息出口两个维度来把控。微信坐拥超过9亿用户在电子身份证试运行中起到了平台型作用,对此笔者在文章之前对此进行了调查,数据如下。

对于普通网友来说,数字身份证很好的解决了证明“我是我”的难题,不必再为“我思故我在”的哲思困惑。但是从笔者之前“如果数字电子身份证来临 你怎么看”中调查的数据来看,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尽管绝大部分网友都对网络上的个人数据安全性保持怀疑态度,但是却会不为了任何经济利益(或为了几毛钱的经济利益)毫不犹豫的贡献个人数据,注册各种各样的平台。

在千余份调查问卷中,80.07%的网友表示支持数字身份证,而14.1%网友不支持,其余则表示数字身份证的出现与自己无关。

展开全文
人赞过该文
内容纠错

相关电商优惠

评论

更多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读过此文的还读过

点击加载更多
说点什么吧~ 0

发评论,赚金豆

收藏 0 分享
首页查报价问答论坛下载手机笔记本游戏硬件数码影音家用电器办公打印 更多

更多频道

频道导航
辅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