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在线

数码影音

难道我用“入门机”就拍不出好看的风光片?

最近又到了春暖花开的日子,这些日子找笔者咨询摄影文提的人也多了起来,有时候很多朋友,不管是刚入门还是有一定基础,都是会被带入一个“器材”的怪圈,很多问题都会是诸如“这张照片是不是需要全画幅才能拍”,“我用我的入门机肯定不拍不出这样的照片”,“我的相机宽容度不行,这样的场景肯定没法拍”之类的话题。今天这篇文章,笔者就来说一下对于苛刻的风光片拍摄来说,画幅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如何才能克服小画幅、老相机、入门机、套机头这些不利条件,拍摄出满意的照片。

·不是全画幅 有哪些不利因素?

首先,就画幅而言,现阶段大一级压死人的道理是毋庸置疑的;就镜头而言,牛头相对于狗头的优势也是巨大的。不过虽然这些差异一直存在,但是只有在环境复杂条件苛刻的拍摄场景下才会被集中体现。实际拍摄中,实际上真正需要特别高宽容度的时候,需要特别强调高感的时候,其实只占实际拍摄内容的很小一部分;大部分拍摄环境下,相机的差异体现不会大到影响拍摄的地步。

不可否认,画幅大小是影响拍摄质量的最重要因素

不管怎么样,要想克服器材劣势,就必须要明白我们的器材有哪些劣势。通常,大家认为不好进行风光创作的原因一般包括:M43或者APS-C画幅在高感下噪点多、低感下画质纯净度不够;相机的宽容度不够高无法进行大光比拍摄;镜头分辨率不够或者广角不够广;镜头是狗头色彩不够好。

显示拍摄中的苛刻场景并不多,99%情况下都可以用适合的技术方式克服

其实,器材上的优势可以通过拍摄的技法和后期的技巧来克服,笔者承认小相机在应对很多场景时的确力不从心,所以我们需要更好的拍摄技术,运用更复杂的拍摄手段,才能够完成拍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场景就不能进行拍摄。今天这篇文章,笔者就主要来说一下小画幅拍摄时,怎样才能通过摄影技术的提升,来克服器材上的缺陷。


·噪点问题 擅长使用叠加与后期降噪

首先看一下最恼人的问题就是噪点问题,很多时候由于相机画幅尺寸小、或者入门级相机的处理器性能不够、再或者是型号老旧本身控噪较差,相机在高感、长曝下都产生大量的噪点,或者在后期时,画面的低感颗粒感重,稍加调整就会出现大量噪点。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前期到后期多方面入手,但是处理恰当,并不会过于影响拍摄的质量。

·前期应对 更好使用低感,正确选择机身降噪

首先,越是小底相机,在拍摄时越应该尽可能使用较低的感光度,特别是在长曝时。有时,我们需要较长的曝光时间或者较高的感光度,这时就应该合理选择机身降噪选择。机身降噪分为高感光度降噪和长时间曝光降噪,这两者的用途不相同,高感降噪属于算法降噪,这个可以通过后期运算进行,而且通常只作用于JPG,因此正常拍摄选择自动或者标准即可。而对于长时间曝光降噪,主要针对相机的热噪,相机通过拍摄一张相同时常的纯黑照片,从而运算去除照片中的彩色热噪,因此拍摄时常是正常曝光时间的两倍。

机身有两种曝光设置,建议使用高感光度长曝时开启长时间曝光降噪

笔者建议,如果是使用低感光度进行长曝,长时间曝光降噪的意义通常不大,可以关闭。但是如果是画幅较小(例如M43),又要进行星空拍摄,建议开启长时间曝光降噪,这种降噪的效果会作用于RAW文件,为后期提升更多的操作空间。(下载RAW文件对比)

降噪关闭

降噪开启

·降噪不好用 拍摄多张利用后期堆栈

这种情况通常用于高感光度下的风光拍摄,如果高感光度下拍摄星空,单纯通过机身的长时间曝光降噪已经不能得到很好的效果,后期处理时依靠软件降噪效果也不一定明显,就需要在前期拍摄时进行多帧降噪。所谓多帧降噪,就是拍摄时拍摄多张照片,通过合适的图层叠加方式,从而去除中间的噪点。

在文件一栏里,选择脚本-统计

使用时堆栈模式调整为平均值

这种方式需要前期与后期的结合操作,前期拍摄时,就需要多张拍摄从而为后期提供更多的素材,后期合成时,如果是不涉及星空,可以是用PS中的堆栈-图层-中值叠加进行。而如果涉及星空,应当使用合适的星空软件,笔者在这里为大家推荐DeepSkyStacker(下载地址)。

合成软件的界面

合成时,分为暗电流和平场两类,所谓暗电流就是同场景下盖上镜头盖拍摄的黑场图片,而平场则是正常拍摄。载入后,选择叠加就可以自动生成TIFF文件。不过由于软件对高分辨率支持不好,所以建议处理为稍低分辨率再进行叠加。

四张叠加降噪前(JPG叠加)


四张叠加降噪前(JPG叠加)

·画面脏怎么办 善用RAW文件的自带降噪

大家都会有感觉,很多入门级相机的RAW文件有个特点,就是后期调整特别容易出噪点。本来画面较为干净,但是稍加复杂调整,画面就会出现很多颗粒。

小底相机本身基础差,处理后很多地方容易出现色块

应对这种状况,首先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拍摄时拍摄多组曝光组合,已避免后期调整时出现大幅度调整曝光的情况出现,如果光比较大,应使用RAW文件下的HDR合成。另一方面,出现颗粒时,可以考虑进行区域降噪处理,对天空云彩、暗部进行局部降噪处理。

·宽容度 从前期HDR方式入手

宽容度是相机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其实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遇到的光比都到不了相机的宽容度上限,毕竟直接对着日落进行拍摄也拍摄不出什么好看的风光片吧。但是不是更高端的全画幅或者中画幅,或者是APS-C或者更小画幅,在应对大光比环境时,都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大光比环境怎么办,我们来看一下应对策略

·前期应对 养成包围曝光的习惯

首先,一般情况下正对太阳拍摄不是一个好选择,除非太阳被云层或者岩石等有所遮挡。但是,在日出日落环境下,如果阳光强烈,养成包围曝光是一个风光摄影非常必要的习惯。包围曝光,一方面可以获得更多的原始素材,在后期调整时进行HDR合成;另一方面就算不需要多张HDR,也可以选择更合适的曝光组合,从而提升后期的操作空间。

不管是入门相机还是高端机,都有曝光补偿,而且手动M档曝光时设置更容易

·善用滤镜 学会使用滤镜是风光摄影必修课

另外一点,善用滤镜是风光摄影的必备内容。风光摄影中,常见滤镜包括偏振镜(CPL)、减光镜(ND镜)、渐变镜(GND镜),渐变镜的分类比较复杂,不仅有档位区分(从减光区域到正常区域曝光差异,通常有0.3、0.6和0.9,分别对应1档,2档和3档),还可以分为软边渐变和硬边渐变,而且还具有RGND,也就是反向渐变。我们这里主要来说一下渐变的区分。

渐变镜是风光拍摄中应对光比的重要道具

对于大家来说,渐变镜第一时间想起的是圆形渐变镜,很多入门滤镜套装都有,这种一般都是软边,而且渐变区域位于镜片1/2处,并不适合作为风光渐变镜,笔者更推荐使用方形滤镜。对于方镜来说,软边渐变通常适用于广角镜头,通常70mm以下都可以使用软边,而超过70mm,由于镜头焦距长,软边的渐变效果就会变得很差,所以必须使用硬渐变。

左为软边,适合70mm以下镜头,右侧为硬边,适合70mm以上镜头

长焦镜头需要硬渐变

另外一个滤镜是RGND,是渐变镜中较为另类,但是笔者认为用处比较大的一类。这类滤镜通常适用于具有规则边缘的情况,例如城市天际线、海边;而适用于太阳尚未落山处于地平线的环境。这种环境下,光线会从中心区域向两侧降低,因此传统渐变镜并不适合,需要反向渐变镜。

RGND反向渐变是应对日出日落的好镜片

分界线较为明显,太阳没有完全落山的情况下,RGND更实用

·后期HDR方法 使用RAW文件配合软件使用

最后,刚才说过养成包围曝光是前期拍摄的重要习惯,那么如果不使用滤镜,包围曝光的图片如何处理呢,当然是使用后期软件进行HDR合成了。

合成HDR有很多方式,最直接的就是将包围曝光的raw文件在ACR中合成

HDR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功能,大家不要对于HDR功能谈虎色变,特别对于宽容度不好的相机,HDR功能是处理大光比时非常重要的工具。使用HDR,一定要前期采集到足够多的拍摄数据,也就是我们说的第一项,要采用包围曝光模式进行拍摄。更多的HDR方式,可以参考笔者之前的文章:动态范围大作战 三款HDR软件效果对比

·镜头问题 善于选择镜头搭配

大家经常讨论的话题就是镜头,所谓牛头色彩好,牛头有德味等等。这里我们就来着重讨论一下不同相机系统的镜头选择问题。

首先,镜头肯定是贵的好,毋庸置疑。24-70mm f/2.8不管是锐度,还是色彩,都要比18-55mm好。另外一点,相机系统上,全幅系统通常拥有更高的像素,而APS-C系统最高也只有2800万(三星NX1和NX500,如今还绝迹江湖了)。但是,同为2400万像素,其实APS-C和全画幅的细节呈现理论上是相同的,所以大家也不用为APS-C的素质所担心。

入门级搭配18-55mm这类套机绝对没办法和顶级机身和牛头拼素质

·焦距问题 广角不够广怎么办

第一个器材方面困惑,我用入门相机,焦距需要乘以系数,因此广角不够广怎么办。首先,各个厂商都有针对APS-C画幅或者M43画幅推出的超广角镜头,例如佳能10-18mm、尼康10-24mm、松下7-14mm,副厂镜头亦是有很多选择,而且其中很多镜头,例如佳能10-18mm、图丽11-16mm、腾龙10-24mm都是素质出色,而且价格非常低廉的镜头。

像10-18mm这类镜头就是为APS-C准备的,M43也有很多超广角

一般厂商都有很多专门的广角镜头可以选择,不够广时也可以选择接片

另一方面,如果仅仅是套机镜头,也可以利用接片营造广角的效果。接片时,如果想要得到画幅比例比较正常的图像,尽量使用竖排进行接片。接片时应当使用手动对焦,同时使用M档手动曝光,保证光圈和快门一致。

·对焦问题 尽可能提前对焦和掌握预对焦

对于入门镜头,另外一个大问题是对焦方面的。风光拍摄时,经常需要用到超焦距对焦,很多入门镜头并没有景深标尺,因此对焦时,特别是夜晚对焦时很可能遇到问题。

入门镜头没有景深标尺,夜晚对焦需要更多技巧

夜间对焦的方式有很多种,笔者比较推荐在严谨的拍摄时,在日落前设置好超焦距,可以使用对远处对焦点对焦后调整为手动对焦。另外一方面,很多机身的对焦设定带有电子景深标尺,可以作为参考,而且利用放大对焦,我们可以选择夜晚最明亮的物体(月亮、星星、带有灯光的建筑等)作为参照物进行手动对焦。

·色彩问题 如何提升狗头的色彩表现

色彩问题看似是个“玄学”,但其实是个大问题,比如笔者使用蔡司镜头拍摄,颜色纯净度和 还原度就非常高,几乎不用后期进行校色;使用佳能5DSR+11-24mm拍摄风光,色彩非常真实,也几乎不用校色。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我用的是一个D5500+18-55mm,怎么进行后期的色彩管理呢。

调色时,我们尽量使用ACR中的HSL调色

后期处理色彩,最重要的就是调整色彩的纯度。首先我们要学会善用机身的色彩管理方案,另外,利用Camera Raw的HSL调色机制,可以直接控制色彩的区块,我们要了解画面中有哪些色彩,尽可能提升色彩的纯净度,而不要让颜色混杂,才能让照片看上去更通透,色彩更出色。究竟HSL怎么调色,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要让每一种颜色的亮度和饱和度更接近于实际效果。具体的调整方式,笔者日后会专门进行详细的介绍。

·后期调整 学会合理的照片锐化

狗头锐度表现和专业镜头必然存在差异,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后期锐化来减少差异。通常,我们大部分的用途是网络分享,分享时一般都会有压缩,为了更好适应网络压缩,我们可以使用多次USM锐化来抵消压缩的影响。

首先调整到需要尺寸,然后复制一个图层,使用其他-高反差保留,将图层模式调整为叠加

如果需要网络传输,完成后合并图层,使用USM锐化,小半径,低数量进行两到三次锐化

原始图片

处理后

后期锐化,笔者喜欢的方式是借助高反差保留-叠加,以及小尺度多次数的USM锐化来进行。首先将照片调整到需要的尺寸在进行锐化,比如网络分享笔者喜欢使用2000宽,然后选择高反差保留,半径为0.2-0.4之间,图层混合模式为叠加,然后使用图层蒙版擦出需要锐化的部分。然后合并图层后,选择USM锐化,半径为0.2-0.3,数量为15-30,进行三次锐化,就可以得到适合网络分享的锐利图像了。

·拍摄实例一 M43画幅拍摄的自然风光

说了这么多理论,很多朋友肯定会说我这是光说不练假把式。下面我们就实际拿出来一些照片来看一下使用非全幅相机,或者入门级,拍摄的效果究竟怎么样。我们就从画幅最小的相机说起,看一下笔者使用M43拍摄的风光照片实例。

M43画幅相机拍摄

M43画幅相机拍摄

M43画幅相机拍摄

M43画幅相机拍摄

M43画幅相机拍摄

M43画幅虽然底小,用来做大尺寸输出虽然不现实,小尺寸输出下还是有很不错的画质的,而且色彩表现和宽容度都足够使用。

·拍摄实例二 佳能入门相机的城市风光

很多朋友说尼康拍风光宽容度优势比佳能更大,第二组我们就看一下佳能相机拍摄照片表现如何,相机分别是EOS 760D和EOS M5。

佳能EOS 760D拍摄

佳能EOS 760D拍摄

佳能EOS 760D拍摄

佳能EOS M5拍摄

佳能EOS M5拍摄

其实,使用760D或者EOS M5拍摄都比较轻松容易,佳能的直出色彩更加真实,所以后期处理上变得更加容易。

展开全文
人赞过该文
内容纠错

相关电商优惠

佳能EOS R5

佳能EOS R5

21098
359人评分
97%好评
索尼A7 IV

索尼A7 IV

15999
918人评分
100%好评
尼康Z8

尼康Z8

25799
21人评分
100%好评
索尼A7RⅤ

索尼A7RⅤ

23399
240人评分
98%好评

评论

更多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读过此文的还读过

点击加载更多
说点什么吧~ 0

发评论,赚金豆

收藏 0 分享
首页查报价问答论坛下载手机笔记本游戏硬件数码影音家用电器办公打印 更多

更多频道

频道导航
辅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