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在线

键鼠

Dvorak键位 理性的正向革新终遭失败

我们知道,常用的QWERTY键盘并不是为了提高输入效率而设计的;恰恰相反,它是为了保证打字机不卡顿,而在输入上刻意增加难度所在造成的结果。(看参看《QWERTY布局 反人类的设计只为慢点打字》

看到上来的三个标点符号键,我都懵了。(图片来自网络)

随着技术的进步,按键不再成为打字机卡顿的原因,人们开始探究键盘键位的合理布局。1936年,美国人August Dvorak将高频字母集中到了一起,设计出了一种高效打字键盘,这就是Dvorak键盘。

Dvorak键位以速度为宗旨,设计原则主要有三点:

①左右手负荷相等。Dvorak键位的左右手平衡比为47%:53%,QWERTY键位左右手平衡比为57%:43%。也就是说Dvorak键位将更多的打字负担放在了大家习惯使用的右手。

②最大化中间排。Dvorak键位改进了QWERTY高频字母排在第一排的问题,它将高频词移到了中间排,使得打字的67%都得以在中行进行。

③两手顺序交替的频率最大化,并且相同手指的频率最小化。

正是凭借Dvorak键位,Barbara Blackburn在2005年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世界上最快打字员。

但是,这种以理性主导的正向革新却没有被市场接纳,最终还是败于QWERTY键位。对于Dvorak键位的失败,有人说是学习成本高,有人说是人的惰性,也有人说是因为当时统计条件的不好,其实Dvorak键位有更多改进的空间。

笔者认为,阻碍Dvorak键位的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Dvorak键位因为高频区太过集中而使得错误率升高。所以现在也有人反过来思考,当初QWERTY键盘将高频字母分开是否才是正确的举措?

展开全文
人赞过该文
内容纠错

相关电商优惠

评论

更多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读过此文的还读过

点击加载更多
说点什么吧~ 0

发评论,赚金豆

收藏 0 分享
首页查报价问答论坛下载手机笔记本游戏硬件数码影音家用电器办公打印 更多

更多频道

频道导航
辅助工具